有度·《韩非子》原文注解与鉴赏
有度韩非子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厘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厘,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矣。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然则主有人主之名,而实托于群臣之家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贤者之为人臣,北面委质,无有二心。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而上尽制〔51〕之。为人臣者,譬之若手,上以修头,下以修足;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镆铘〔52〕傅〔53〕体,不敢弗搏。无〔54〕私〔55〕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故民不越乡而交,无百里之戚〔56〕。贵贱不相逾,愚智提衡〔57〕而立,治之至也。今夫轻爵禄,易去亡,以择其主,臣不谓廉。诈说逆法,倍〔58〕主强谏,臣不谓忠。行惠施利,收下为名,臣不谓仁。离俗隐居,而以诈非上,臣不谓义。外使诸侯,内耗其国,伺〔59〕其危崄之陂〔60〕,以恐其主曰:“交非我不亲,怨非我不解”,而主乃信之,以国听之,卑主之名以显其身,毁国之厚〔61〕以利其家,臣不谓智。此数物者〔62〕,险世之说也,而先王之法所简也。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63〕;无或作恶,从王之路。”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64〕以待任。
夫为人主而身察百官,则日不足,力不给。且上用目,则下饰观〔65〕;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66〕。先王以三者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先王之所守要〔67〕,故法省而不侵。独制四海之内,聪智不得用其诈,险躁不得关其佞〔68〕,奸邪无所依。远在千里外,不敢易其辞;势在郎中,不敢蔽善饰非;朝廷群下,直凑单微,不敢相逾越。故治不足而日有余,上之任势使然也。
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69〕以往,使人主失端〔70〕,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71〕朝夕。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72〕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峻法,所以禁过外〔73〕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威不贰错〔74〕,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75〕矣;法不信,则君行危〔76〕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故曰:巧匠目意〔77〕中〔78〕绳,然必先以规矩〔79〕为度;上智捷举〔80〕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81〕。故绳直而枉木斫〔82〕,准夷而高科削〔83〕,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84〕贵,绳不挠〔85〕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86〕下之邪,治乱决缪〔87〕,绌羡〔88〕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殆〔89〕,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90〕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牡丹花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牡丹花的古诗1吕弗克
-
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银鞍紫鞚照云日,左顾右盼生光辉。是时仆在金门里,待诏公车谒天子。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心剖出酬知己。一别蹉跎朝市间,青云之交不可攀。倘其公子重回顾,何必侯嬴长抱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古诗词趣味竞赛,内容包括六年级古诗竞赛题(包括答案,越多越好),六年级古诗的竞赛题,小学生六年级的试题——古诗竞赛。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
-
《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注释】 ①思远人:词调名。因本词有“千里念行客”句,取其意,以
-
对于有些事,我一直感到很奇怪。比如,随便丢弃的一粒南瓜籽或是冬瓜籽,落在某个旯旮,只要有点乌黢麻黑的土,隔三岔五的雨水,隔不了多久
-
《恭让节俭,敦尚儒雅。》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提示】 陈、杞,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分封的两个诸侯国。陈,都宛丘(今河南淮阳),辖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杞,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缘陵(今山东乐昌东南),杞文公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太阳月亮古诗词,内容包括太阳和月亮的诗句,描写太阳和月亮的诗句,描写太阳和月亮的诗句。写月亮的诗句 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
-
王国维《人间词话·灯火阑珊处》经典解读 灯火阑珊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
窗外的春光 几天不曾见太阳的影子,沉闷包围了她的心。今早从梦中醒来,睁开眼,一线耀眼的阳光已映射在她红色的壁上,连忙披衣起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