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其《绎史》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金其
绎史一百六十卷,清马骕著。
马骕(公元1621-1673年),山东邹平人,是清初的历史学家,生平著有绎史一百六十卷,左传事纬二十卷,十三代玮书数百卷。
一百六十卷绎史分为五个大部分:1.太古部分,包括开辟原始、皇王异说以及太皞纪、黄帝纪等十卷;2.三代部分,包括禹平水土、商汤灭夏、周室始兴、文王受命,一直到周室东迁等二十卷;3.春秋部分,包括鲁隐公摄位、齐桓公霸业、秦穆公霸西戎、楚庄王争霸、老子道教、孔子类记、楚白公之乱、越灭吴以及春秋杂事、春秋遗事等七十卷;4.战国部分,包括三卿分晋、吴起仕魏相楚、扁鹊文挚医术、屈原流放、秦白起长平破赵、列国遗事以及秦并天下、秦亡等五十卷;5.外录,包括天官书、律吕通考、月令、洪范五行传、地理志、诗谱、食货志、考工记、名物训诂、古今人表十卷。此外,还有世系图三十七种,地理图八种,天象图十种,古物图八十五种,建制图八种,谱表四种,古文字摹印八种。马骕自己说,“纪事则详其颠末,纪人则备其始终”,因此,本书是属于纪事本末体的史书。
马骕编著绎史的方法,用的是考据学的方法,有“无征不信”的科学精神,他的每个部类,每条史迹,都搜罗古籍所有的传说,加以整理编排,并且一一标明史料出处,既可节省后人遍阅群书的劳力,又便于人们去复查原书。本书取材的范围很广,著名典籍就有一百二十八种之多,但是并不是盲目抄录,凡采取的史料,都经过一定的鉴别和考证,一般是采取隋唐以前的古籍,并且根据不同情况,有的“全录”或“节抄”,有的“姑存一二”,唐宋类书中所引用已遗佚的古书材料,也适当采取。
本书不仅抄辑和编次了史料,在每卷之后还有评论,对历史事件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又,本书中有各种插图,除世系图、地理图之外,古器物图表明古代玉器金器制作之精细,古文字图表明文字形体的变化。还有各种各样的表,如古今人表、三代州域表等。利用这些图表来加深对上古历史的理解,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总之,马骕著绎史,对于搜集和整理先秦史料作出了一定贡献,成为当时研究夏商周三代史的专家,被人们称为“马三代”,顾炎武也称赞本书是“必传之作也”。本书是学习和研究先秦史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本书通行有一种石印小本。
-
海门双青暮烟歇,万顷金波涌明月。侯家小儿能觱篥,对此清光天性发。长江凝练树无风,浏栗一声霄汉中。涵胡画角怨边草,萧瑟清蝉吟野丛。冲融顿挫心使指,雄吼如风转如水。思妇多情珠泪垂,仙禽欲舞双翅起。郡人寂听
-
作者: 董丽敏王绍艳崔承枢王质和兰成春 【原诗】:怒
-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作品赏析【注释】:大抵四时心总苦①?就中肠断是秋天??①苦:佛教教义,苦海无边。《暮立》是一首七言绝句。这两句是说,一年四时心总怀苦;
-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手影戏,一种杂戏。在黑暗的房子里,以手向灯(相当于放幻灯片的幻灯)形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名句】强本 ① 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 ② 而动时 ③ ,则天不能病 ④ ;修道 ⑤ 而不贰 ⑥ ,则天不能祸。 【注释】①强本:指加强农业。②养备:物资充裕。③动时:行动适时。④病:加害。⑤修道
-
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杖藜还客拜,爱竹遣儿书。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
-
送普颜子寿赴广西宪幕离维荆衡南(2),囗(辶+里)迤走蛮徼(3)。民风杂瑶蜑(4),地势带蒙诏(5)。迢迢商周前(6),风水絶纤窍。
-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作品赏析①:试题又作“宴王道士山房”。②“常魂”句:一作“常梦游清都”。清都:《列子·周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