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事师之忍第八十五》译文与赏析
事师之忍第八十五
事师之忍第八十五
父生师教,然后成人。事师之道,同乎事亲。
德公进粥林宗,三呵而不敢怒;定夫立侍伊川,雪深而不敢去。
膏粱子弟,闾阎小儿,或恃父兄世禄之贵,或恃家有百金之资,厉声作色,辄谩其师。弟子之傲如此,其家之败可期。故张勣以走教蔡京之子,此乃忠爱而报之。噫,可不忍欤!
【译文】
父母养育自己,老师教育自己,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侍奉老师的道理就如同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样,要恭敬顺从。
汉代陈国德公魏昭为其师郭林宗熬粥,三次受到郭林宗的斥责,但他却始终和颜悦色,未曾恼怒;宋代游定夫和杨中立一起拜见程颐,因程颐在闭目养神而恭敬地侍立在程颐身旁等待,即使外面的雪已经很深了,他们也不曾离开。
官宦人家的子弟,富商大贾的后代,有的倚仗父辈或兄辈享受着朝廷俸禄,有的自恃家财万贯,就对老师说话语气严厉,面带怒色,动辄就谩骂诋毁老师。做弟子时就如此傲慢无礼,那么他家的破败衰落也就指日可待了。宋代张角用学走路作比喻来教导蔡京的孩子要学习本领才能应付变故,这才是真正以忠诚和爱心来报答主人啊。啊!老师犹如再生父母,事师如事亲,怎么能容忍对老师有不恭敬的行为呢?
【评析】
侍奉老师的原则,要像侍奉亲人那样。世间没有天生的英才,一个人只有经过父母、老师的教导,才有可能成为有用之人。如果从小就凭借家庭地位,对老师不尊重或者恶语相加,那么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有好下场。所以说,只有侍奉老师如同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才会终有所成。
典例阐幽恭敬老师方能立身
事师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东汉学者班固白虎通义.王者不臣中曾说,旧时君主对教师是不以臣下之礼相待的,即其接待的规格比对一般的臣子还要高,这也是强调教师的地位之尊。在我国封建社会乃至近代社会民间长期存在的所谓“天地君亲师”,也是把教师和“天、地、君、亲”放到一起来尊敬甚至膜拜的。
春秋末期的孔子号称大成至圣。他的学生对他相当尊敬,其中又以子贡表现得最为突出。鲁国大夫叔孙武在人前抬高子贡而贬低孔子,子贡很气愤,说:“常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以逾越过去,而老师的贤德有如太阳和月亮,根本无法超越。”孔子去世后,众弟子含哀,其中不少人都在孔子墓旁结庐守墓,守了三年才离去,而子贡则守了六年才离开。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和一些鲁国人在孔子坟墓附近居住,约有百余家,形成后来的所谓“孔里”。此外,弟子们又纷纷植树纪念他们的老师。日子久了,这些树木成了后来的所谓“孔林”。孔子去世后三年,弟子们将孔子的旧居改为孔庙,将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书陈列于堂中,四时祭祀。这就是“孔庙”。这“三孔”的形成,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段事师佳话。
东汉明帝刘庄对老师非常尊敬。他还是太子时,就对他的经学老师桓荣很敬重。每当老师讲课,他必然正襟危坐,专心听讲。老师有时提问他,他定要站起来回答。当他学成时,便立刻写了一封诚挚的感谢信给老师,表示绝不忘记老师的教诲。他即皇位之后,敬师之情依旧不减。有一次,他外出经过桓荣的家,便立即毕恭毕敬地进入桓家厅堂,请老师高座上位,而自己则规规矩矩坐在下位,敬请老师再一次给他讲经。后来桓荣去世,明帝闻讯后,非常伤心,当即到桓家吊唁,并指示有关人员为桓荣安排墓地。老师出殡那天,明帝脱去龙袍,穿上丧服,走在送葬人群的最前列。
-
子衿 作者: 王正志 【本书体例】
-
【原题】:眉僧晓岑仆未之识也持钵求施既辞以贫则愿丐一诗诗未暇作而三至门知嗜好可喜也因书长句四韵以赠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朱绂”此处用以指代游者,正显示其身份之尊贵。“尘境”与“梵筵”相对,一指世俗生活的地方,一指超脱红尘的佛寺。诗人陪同这位贵人离开了世俗的境地,来到这青山环抱之中拜谒佛寺。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两句
-
关于小学古诗词篇幅增加的议论文(关于古诗漫谈的作文,1000字以上)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小学古诗词篇幅增加的议论文,内容包括关于古诗漫谈的作文,1000字以上,带有一些古诗文的作文谁有几段中等篇幅的文章,就是感慨的时候夹,写一篇关于古诗词的作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古诗词的篇幅很小,它所发出的光芒尽管穿越千年时空,它山水鱼虫,只有敬亭山
-
【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注释与译文]桃花扇,描有桃花的扇子。两句的意思是:不停地歌舞,直到照在杨柳荫中高楼上的月亮都低沉了;直到桃花扇下不再有风。这两句词,极写歌舞不倦,通宵不寐的狂
-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讽谏刺俗”类的诗句。 这两句写实际上冯小怜进御之夕,就已栽下亡国的种子,等于周
-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出处】唐李商隐《 瑶池 》 【意思】 瑶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户向东敞开,只听见《黄竹歌》声震动大地人心悲哀。八匹骏马驾车一天能
-
【金菊香】想当日他暗成公事,只怕不相投,我作念你的言词,今日都应口。则你那去时恰便似去秋。他本是薄倖的班头,还说道有恩爱,结绸缪。 【醋葫芦】 你铺排着鸳衾和凤帱,指望效天长共地久。蓦入门知滋味便合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