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公无渡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公无渡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公无渡河

李白

【原文】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1]。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2]。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3]。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4]。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5]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6]。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圓[7]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注释】

[1]昆仑:昆仑山。龙门:即龙门山,在今陕西韩城东北五十里,黄河流经其间。

[2]理:即治理。唐人避唐高宗讳,改“治”为“理”。窥家:大禹在外治水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3]杀:即止住。湍(tuān):急流,急流的水。湮:淤塞,堵塞。九州:指天下。蚕麻:养蚕种麻,此泛指农业生产。

[4]风沙:此句的意思是水虽不至于有滔天之祸,仍有风沙之害。

[5]奚:何。

[6]凭:徒步渡过河流。海湄:海边。

[7]挂胃(juàn):挂着,挂住,缠挂。

【赏析】

公无渡河,又名箜篌引,是乐府古辞。此诗具体作年难以考证。大多数人认为此诗作于安禄山反叛前,李白去幽州(北京)自费侦探的时候。也有人认为可能写在永王李璘被平叛以后,当永王使韦子春带着五百两黄金来三请李白下山的时候。

诗中隐藏着一个凄美悲怆的故事。古今乐录曰:“张永技录相和有四引,一曰箜篌,二曰商引,三曰徵引,四曰羽引。箜篌引歌瑟调,东阿王辞。”崔豹古今注载:“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凄怆,曲终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丽玉以其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焉。”李白的公无渡河大底即用此意。全诗所表达的正是一种强烈的超越生命的悲剧艺术,虽历经千百年,仍能动人心魄,引发共鸣。诗中所云“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一句,更是对此诗所体现的人生悲剧的完美诠释。

诗歌一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苍茫辽远的往古。诗中以突兀惊呼之语,写它在霎那间冲决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随即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诗人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滔天巨浪吞噬了无数生民,茫茫荒古,顿时充斥了帝尧的浩然叹息。

于是,“大禹”出现了。因此节重在描述黄河,故诗中仅以“大禹理百川”四句带过,以表现桀骜狂暴的洪水在这位英雄脚下的驯服。然而,“儿啼不归家”寥寥五个字,就使一位为公忘私、“三过家门而不人”的治水英雄风貌由此跃然纸上。黄河的荒古之害从此驱除,但它的浪波在汹涌归道之际,却在两岸留下了“茫然风沙”。

以上一节,主要还是展现黄河的狂暴肆虐,为下文做足了铺垫。试想,那白发之叟,竟想“凭河”而渡,难道就不怕被它吞没?

诗之后一节,以极大的困惑,向悲剧主人公发出了呼喊:“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这呼喊仿佛是“狂夫”之妻的陡然惊呼!因为诗人紧接狂夫“临流”之后,就急速推出了那位“旁人不惜妻止之”的深情妻子。于是,全诗的情景发生了惊人的突变:在轰然震荡的浪涛声中,诗人自身隐去了,眼前只留下了一位悲恸而歌的蓬发妇人。这景象是恐怖的,其哭声是悲惨的,令人不忍卒听。结尾诗人陡变双行体为单行,似乎被悲愤笼罩,无以复言,便掷笔而叹:“箜篌所悲竟不还!”全诗就这样结束了。黄河的裂岸涛浪还在汹涌,“狂夫”之妻的恻怛号泣压过浪波,在长天下回荡!

古歌中“白首狂夫”的渡河故事,经过李白的再创造,带有了更强烈的悲剧色彩。那位“狂而痴”的披发之叟,似乎正苦苦地追求着什么,其中可能就有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影子在其中。

猜你喜欢
  • 《牛屋贵客》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禇公于章安令,迁为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塘亭

  • 《南乡子》(欧阳炯)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欧阳炯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这阕词真象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风景短片,持摄影机的正是在归路上的词人。有人说这归路是与一条河曲折并行的陆路,我们以为亦可以理解

  • 《赠清漳明府侄聿赏析》

    这首诗四十句,每八句用一韵,为一层诗意,共五层诗意。声韵随情而变。平仄互换。诗中描绘清漳政通民和,风俗淳古,礼乐之乡,歌颂贤吏李聿。全唐诗有李聿小传,曾作清漳令,后为尚书郎。从全诗中反映了李白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并形象地描绘出理想的社

  • 古典文学作品《兵车行》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2〕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3〕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4〕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5〕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 共产党员系列谈

    【4824】共产党员系列谈(李洪峰著,人民出版社,16 8万字,2016年4月第1版,36元)△七讲:①共产党员要了解党、热爱党;②共产党员的基本

  • 艾伟《飞扬,然后安然地坠落》

    2011年,荆歌要出书法集了,嘱我写了一段话:看荆歌的字,犹若读他的小说。荆歌的小说自由、飞扬、酣畅,几乎一直在高潮中。我想这是荆歌的

  • 《西江月·四壁空围恨玉赏析》

    开篇两句写思妇独处空闺,泪落湿巾的情景,对仗工整,情景凄凉。句中的“空”、“恨”、“啼”诸字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由意态直接触及到心灵,将思妇相思的情,落寞无依的苦态描摹得维妙维肖,鲜活感人。   “殷云度雨井桐凋,雁雁无书又到。”这二

  •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名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出处】唐李白《将进酒》 【译注】主人你说什么钱不钱呀,只管沽来饮它一个底朝天。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 含有昌字的古诗词名句(带有昌字的有名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含有昌字的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带有昌字的有名诗句,诗经里含有昌字的诗句,带有昌字的诗句。刘克庄同姓馀中垒,昌言抑外家。 杂咏一百首 其四十七 刘向李光昌江真陋邦,芋魁的盈尺。 昌江汪炎昶少华且未登,昌黎应绝倒①。 奉和江冲陶

  • 《行香子·清夜无尘赏析》

    此词或为宋哲宗元祐时期(1086-1093)的作品。词中抒写了作者把酒对月之时的襟怀意绪,流露了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困扰的退隐、出世之意。起笔写景,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