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诗经作者佚名,相传是由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的。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那还是在商王朝的时候,由于牲畜业及冶炼工业技术的发展,奴隶主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而奴隶主为了祭祀和享乐,音乐歌舞也极为发达。西周政权建立后,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进步。
西周文化通过长期积累和在损益前代的基础上,得到了空前提高。这时,有人开始用诗歌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歌颂爱情和赞美劳动。
每年初春,聚居在一起的百姓都要分散到田野去从事生产劳动。一天,一个年轻的男子在河边割荇菜的时候,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这位男子对美丽姑娘萌发了强烈的爱慕之情。
但很快,美丽姑娘就从男子视线里消失了,男子遂对美丽姑娘思念不已,以至于回去后辗转反侧,梦寐以求,幻想有一天能与美丽姑娘成婚。
后来,男子便将自然景象与自己内心对美丽姑娘的美好情感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地以诗歌的形式唱了出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非常优美,如果翻译成韵文,大致的意思就是: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当时,辅佐周成王治国的周公为了考察各地民俗风情,了解实施政策的得失,就派出专门的采诗官摇着木制的大铃巡视在路上,向百姓采集民歌。然后,将采集到的民歌交给史官,由史官汇集整理成册后献给周天子看,作为国家修正政策的参考。
关于周代采诗官采风,在古籍中是这样记载的: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后来,这些诗歌收集的越来越多,竟达三千多首。于是,周公就让人把这些诗歌编辑成一本书,叫诗经,并让周天子和周朝贵族子弟们都来读诗经。
因此,诗经也成为当时教育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能背诵诗经也成为贵族人士必备的文化素养。诗经中的乐歌,有的还成为各种典礼、礼仪的演奏曲目,有的则在聚会时歌唱。
诗经被作为周朝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诗经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教化人民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了春秋以后,周王朝逐渐衰微。这时,第一个以私人讲学身份出现的大教育家孔子,从流传的三千多篇诗中,把那些重复的、于礼义标准不符合的都删掉,而精选了三〇五篇诗歌,新编成诗经,作为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教育、美育的教材。
-
二、李白诗歌的历史影响 李白的诗歌在当时就征服了朝野上下, 不仅获得了较高的地位, 而且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并且, 对后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李白的人格魅力 李白诗歌中
-
刘过《唐多令》刘 过 刘 过 安远楼小集 ① ,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 ② ,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
-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此诗题为“有会而作”,“会”即会意之会,指有所感悟和领会。诗通篇直抒胸臆,写其所感和所思,而把具体的事由放在序中作为背景交代。究其缘起,乃是值岁暮之际,新谷未收,又适逢灾年,粮食匮乏到了难以充饥的地步。这种困厄艰苦的境遇似毫无诗意可言,
-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乾元元年赴华州时作。陆游《笔记》:华之郑县有西
-
【3734】中浦讲坛•2007(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编,2008年3月)△第11讲—第20讲。科学发展观、物权法、信息化时代的战争与经济、中国智
-
《菊花·白菊》咏菊花诗鉴赏 罗绍威虽被风霜竞
-
汤显祖酷爱花间词,有汤评《花间集》传世,故其所作深受花间派词风影响,以和婉清丽见长。《好事近》一阕尤具此种特色。
-
【题解】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
-
何处是归程 在纷歧的人生路上,沙侣也是一个怯生的旅行者。她现在虽然已是一个妻子和母亲了,但仍不时地徘徊歧路,悄问何处是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