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怀古咏史类》古诗词鉴赏
作者: 于佩君庄朝用魏惠明董丽敏王绍艳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怀古咏史诗歌小引
中国地域广袤,历史悠久。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风流人物活跃在社会生活舞台上,演绎着社会沧桑。有多少鲜活的面容以他们或文韬,或武略,或卑琐,或奸佞的历史定位,时时浮现在后人的面前。更有多少朝代兴替、文治武功、英雄落泪、美人怀怨等等大大小小的故事留在了我们的神州大地上,于是便催化了自诗经始,至唐代臻于高峰的怀古咏史诗歌。诗人或凭临历史遗迹,或直接歌咏历史人物、事件,以寄寓思想感情,发表议论见解。
怀古咏史诗歌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有的诗人借咏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情怀,而以古人自况;另一类是有的诗人对前人往事进行评议褒贬,借以表示对今人今事的称颂与讽刺。
优秀的怀古咏史诗人面对现实,有感而发,多是将历史题材巧妙地选择熔裁,化为瑰丽的诗篇。更有许多诗人将历史的反思与自我的感受交织起来,古今融为一体,甚至将所咏古人古事描绘、设置在现实景物的背景之上,形成了时间空间相交叉的立体结构。
诗人们抒发情怀或豪宕开阔,或婉曲幽邈。评论世事,感慨兴废,一唱三叹。在诗词的百花园中,怀古咏史诗歌同样被后世所传诵。
-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欹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
鹦鹉曲·渔父 白贲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 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么】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 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
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高亭仍有月,今夜宿何如?
-
前两句写济南初春雪后乍晴以及泉眼之多。“山郡逢春复乍晴”句,紧扣诗题,“山郡”点明济南是一座群山环绕的城市;“逢春”和“乍晴”是交待诗的具体形象所赖以产生的节候。续句“陂塘分出几泉清”,表现号称“泉城”的济南最典型的景色。济南城区,有七
-
能诗李长吉,识字扬子云。端能居此府,坐啸获两君。逝将江湖去,浮我五石樽。眷焉复少留,尚为世所醺。或劝莫作诗,儿辈工织纹。朱弦寄三叹,未害俗耳闻。共寻两欧阳,伐薪照黄昏。是家有甘井,汲多终不浑。 作品赏
-
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韩愈·进学解 国子先生
-
早春,虽然不是杜鹃花开的季节,但漫山杜鹃热烈奔放的激情,难耐寂寞地进入了我萌动的梦境。梦的世界,每每超越现实的浪漫,梦中的花不恰时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原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1]。试问卷帘人[2],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注释
-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不久被诬罢职,遂漫游北方,到过边塞。闲居十五年后,复出任文安县尉,唐玄宗天宝元年卒于官舍。 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