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莱·傲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吴莱·傲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人可傲乎?傲不可长①。孰使子傲②?傲其焉往?惟昔孔孟,岂不或然③?傲其所可,乃人之愆④。既辞以疾,又鼓予瑟⑤。留亦不止,予隐予几⑥。哀今之人,欲一以傲。诋欺穷陋⑦,矜说华好⑧。狂欤黠欤,自谓过人。过犹不及⑨,迄丧其身⑩。毋谓人言,无足去取。吉人之辞,不在颊辅(11)。毋谓人行,无足是非。守之以正,动与俗违。人宁傲予,予必自省。彼何人斯(12),傲焉是逞。
【注释】
①傲不可长:语出礼记·曲礼上:“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②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
③或然:有时这样。
④愆(qian):罪过,过失。
⑤鼓:弹奏。瑟(se):拨弦乐器,形似琴。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之,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⑥隐:倚凭。几:几案。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
⑦诋(di):毁谤,诬蔑。
⑧矜(jin):矜夸。
⑨过犹不及:过分和不及同样不得其正,谓做事须恰到好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⑩迄(qi):至,到。
(11)颊(jia):面颊。辅(fu):颊骨。
(12)斯:作语助,用同“兮”。
【译文】
人可以骄傲吗?骄傲不可增长。谁使你骄傲?骄傲要做什么?从前的孔子、孟子,难道不有时也这样?他们认为可以骄傲的,原来是别人有过失。鲁人孺悲要见孔子,孔子以有病拒绝,因为少者见长者,当有人介绍。而孺悲没经人介绍。孔子取瑟弹奏,并随之唱歌。使传话的人了解自己并不是有病,让他告诉孺悲,使孺悲知道自己的过错而改正。孟子离开齐国,在昼地住宿。有人要为齐王挽留孟子。客正襟危坐而说话,孟子不应答,倚凭几案而卧。客不高兴。说:“弟子素持尊敬的心情来说话,您却对我傲慢,不听我的话,请不要再见面了。”孟子说:“坐下,我明白告诉你:从前的鲁缪公尊礼子思,子思因道不行则要走,鲁缪公曾派贤人挽留。说:将要听你施政,然后子思才留下。泄柳申详也是贤者,鲁缪公对他的尊礼不如子思。他们二人因有贤者在缪公旁边,劝缪公复用他们,他们的处境才安定。你为我考虑,不如子思时的贤人,不劝齐王使我得以行道,而只劝我留。留下干什么呢?这是你拒绝了我,还是我拒绝了你?为什么愠怒呢?”哀叹当今的人,在无论什么事情上都骄傲。毁谤别人困厄、鄙陋,夸耀自己美好。狂妄和狡黠,自以为高人一等。过分和不及是一样的,终于使自身丧亡。不要说人家的话,不值得去取。善人的话,不表现在面颊上。不要说人家的行为,没有什么是非可言。要坚守正道,行动与俗人相反。人家怎会对自己骄傲?自己必须反省。那是些什么人呀,一味的骄傲。
-
《夜莺颂》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诗人济慈(1795—1821)的抒情诗。1818年底,济慈与芬妮·勃罗恩热恋,这是诗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此时诗人已患严重肺病,常感到死亡的威胁。翌年,一个美丽的春晨,
-
古华 多年来,雾界山林区流传着“瑙格劳玉朗”的故事。“瑙格劳玉朗”就是瑶语“瑶家阿姐”。说是在雾界山古老幽深的森林腹地——绿毛坑,有个守林子的瑶家阿姐,名叫盘青青。她在山里出生、长大,招郎成亲,连林场
-
《题红叶》是一首古文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这首诗从红叶的自然景象中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红叶在秋风中飘扬,如同人生的苍凉。诗人意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要荒废青春,因为时光转瞬即逝,只留下无尽的惋惜。这首诗曾被王之涣引用在《登鹳雀楼》中,成为经典佳句,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通过诗人的笔墨,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深邃的思考和对岁月的回忆。《题红叶》创作于文化繁荣的唐代,但它的主题和情感却是跨越时代的,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
泰国华文文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繁荣,有自身的原因和外部的条件,而后者对泰国华文文学更重要。1978年以来的六届泰国政府比较注意维护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年初二回娘家古诗词,内容包括正月初二回娘家的打油诗大全,正月初二回娘家的打油诗大全,关于2月初二回娘家的俗语。河南一带,除了上文提到的正月十五禁忌回娘家看灯以外,还忌祭灶,正月初一回娘家。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闺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
-
国学名句“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出处和解释
【名句】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语出隋代王通《中说·周公篇》。根据情况灵活行事,天下就不会有弊陋的法规;墨守成规,天下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化。说明治理国家必须善于通达权变,而不能墨守成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承担责任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担当的诗句,求一首形容有责任有担当的诗,关于责任的古诗词。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竹石古诗词是什么意思,内容包括竹石古诗的意思,《竹石》这首诗的诗题意思是什么,竹石古诗词的译文。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