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之《唐会要》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张翼之
我国古代史书编纂体例,到唐代又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杜佑于公元801年(德宗贞元十七年)编纂成书的通典,开创了典志体这种记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史的修撰。以后,不但有这类史书和它们的续作,如文献通考、续通典等陆续出现;而且,还有专记一定历史时期或一个朝代典章制度的专史问世,这就是会要体的创立,它们和通典、通考的关系,就如同断代史和通史一样。
最初编纂会要的是唐代德宗时的苏冕(?-805年),他以唐六典和大唐开元礼为蓝本,“缵国朝政事,撰会要四十卷,行于世,”用以记载自唐高祖至德宗九朝的史实。公元853年(宣宗大中七年),又诏命杨绍复、崔瑑、薛逢、郑言等续编德宗以后史实,由崔铉监修,成续会要四十卷。北宋初年,王溥更续纂唐宣宗以后,至唐末的史实,并与苏、杨二书合编为新编唐会要。后世省称为唐会要,于公元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奏闻于朝。唐会要实经三次修撰,最后一次是由王溥完成的,因此,书中只署他一个人的名字。
王溥(公元922-982年)字齐物,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五代时后汉的进士,后周宰相,入宋后,更是“十年作相,三迁一品”,封祁国公,位极人臣。他一生从事政治活动,曾监修国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而且,他又“好学,手不释卷”,因此,由他修撰唐会要能提供实际材料。
唐会要总计一百卷,分为帝系、礼、宫殿、舆服、乐、学校、刑、历象、封建、佛道、官制、食货、四裔等十三类,五百九十二目。对于唐代政治制度的沿革变迁,叙述得很详细。这部书虽然修成于宋初,但其主要部分却是在中、晚唐时期写成的。所以,书中所保存的唐代史料异常丰富,多是新、旧唐书所没有的。例如,关于水利问题,有疏凿利人和硙碾等专篇记述,它们和新唐书·地理志同为唐代水利问题的资料汇编。又如,修撰一项,详细列举了唐宣宗以前唐代官修各书以及已奏于朝的私修各书的撰写过程。再如,有关唐代官修史书的重要材料,也予以介绍。不过,也有人批评本书分目琐碎,又没有总的分类,那只是它的小纰而已。
唐会要在清代以前没有刻本,传钞本脱误之处甚多。例如第八卷题为郊议,实际上记载的是南唐的史事;第九卷题为杂郊议,实际上是唐朝初年大臣们的奏疏。其他如第七、第十卷也多错入别的文字。这一定是在传抄过程中,因原书残缺,有人就胡乱把别的文字抄了来充数的缘故。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开四库馆,发现另有一种本子,虽然也是这四卷残缺,但已根据别的书采摭有关的唐代史实,补充了进去,九、十两卷并各分上下,四库馆也照样收录了。只是仍在各标题之下,注明是补入的。这样一来,唐会要虽然已不全是王溥旧本的形式,但原书的主要内容,却没有受到重大损失。以后,通行的刊本,以武英殿聚珍本为最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学丛书本,就是以它为底本的。1955年中华书局曾用商务印书馆纸型重印过。
-
遥作时多难,先令祸有源。初惊逐客议,旋骇党人冤。密侍荣方入,司刑望愈尊。皆因优诏用,实有谏书存。苦雾三辰没,穷阴四塞昏。虎威狐更假,隼击鸟逾喧。徒欲心存阙,终遭耳属垣。遗音和蜀魄,易箦对巴猿。有女悲初
-
【注释】:南宋开禧年间的六月,史达祖与南宋使团离开临安,前赴金国恭贺金主生日,八月中秋到达河北真定,夜晚住宿在真定馆驿中 ,这首词就是在馆驿中写成。这首词有两个写作背景:一是以一个南宋官吏的身份前往曾是北宋疆土的异国祝寿,二是恰逢中国的传统
-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
-
作者: 张贵生 【本书体例】
-
郦道元《孟门山》 郦道元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 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 《淮南子》 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
-
鲁迅先生: 贵恙已痊愈否?念念。自先生一病,加以文艺界的纠纷,我就无缘再亲聆教诲,思之常觉怆然! 我现因生活困难,身体衰弱,不得不离开上海,拟往乡间编译一点卖现钱的书后,再来沪上。趁此机会,暂作上海“
-
古代诗文名篇之秋浦歌《望庐山瀑布水;望天门山》原文、鉴赏和解读
秋浦歌《望庐山瀑布水;望天门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
-
阿根廷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博尔赫斯*的代表作品。1941年发表后,在阿根廷和拉丁美洲国家赢得很高声誉。由于博尔赫斯早年受尼采*、叔本华*等人
-
陌上桑 李白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
-
《桃花源诗》 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 ① ,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 ② ,伊人亦云逝 ③ 。往迹寖复湮 ④ ,来迳遂芜废。相命肆农耕 ⑤ ,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⑥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