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凉州词》古诗词鉴赏
作者: 崔承枢
【原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1),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原诗作者】:王翰
【导读入境】:
盛大的酒宴开始了。单说那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酒;那杯是用白玉精制的夜光杯。将士酒兴正浓,骑在马上的乐手拨响着琵琶为将士们助兴劝酒。几位将士已带着几分醉意,他们对同伴说:“开怀畅饮吧,即使醉倒在沙场上,请你们不要见笑。你们看,自古以来,上阵作战的人,能有几个活着回来的呢?”
【赏析】:
全诗充满雄豪的乐观情绪,写出了忠心报国的将士们的必胜信心和勇于牺牲的豪迈气概。
战争诚然是残酷的,临战前的气氛应该是紧张的。而诗人以“葡萄美酒夜光杯”极写宴席的丰盛,着意渲染一种欢快畅饮的场面,制造一种热烈的气氛。“欲饮”,不是将饮未饮,而是尚未畅饮,从而点染出这美酒佳肴和特殊的诱人魅力,也显示出将士们开怀畅饮、一显身手的豪爽性格。至此,宴会的热烈气氛与将士们的豪放、开朗、兴奋,完全融合了。最后在笑谑的交谈中,表达了将士们的乐观精神。
关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它所表达的不是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而是将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所以它只能是一种谑语,一种大度,一种谈笑沙场的豪迈。
【思考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人解释说:是诗中故作旷达之语,反见其心情悲愤,意在反战。你对这种解释有什么看法?
-
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居中度过,其诗亦多隐逸之风,这首《伤农》却是一篇富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对封建剥削阶级的奢侈浪费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此联描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不仅清香好吃,且
-
老耻妻孥笑,贫嗟出入劳。客情投异县,诗态忆吾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文章差底病,回首兴滔滔。 作品赏析老耻妻孥笑:一作老被樊笼役-----------------------【朱注】依草堂蔡
-
【注释】 选自唐·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战国末齐、楚、燕、赵、韩、魏六国。 族:合族被灭。 【赏析】 杜牧生活的时代是大唐帝国濒临崩溃的前夕。政治腐败,藩镇跋扈,内外交困,引得西边的吐蕃、西南的南
-
送子相归广陵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简析这首送别诗构思奇妙,全篇不写送别场面,却写想象中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孟子·告子下》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 ——[东汉]王充《论衡·案书》 不见
-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
【注释】 选自宋·欧阳修《秋声赋》。 飘零:凋零坠落。 惟物之灵:万物中最灵者。 感:感伤。 劳:劳累,辛劳。 形:身体。 必摇其精:损害他的精神。 【赏析】 欧阳修的《秋声赋》是一篇感情充沛,意境优
-
只写东坡不著名,此身已是一长亭。壮心无复春流起,衰鬓従教病叶零。知有雪儿供笔砚,应嗤灶妇洗盆瓶。回来索酒公应厌,京口新传作客经。
-
(清)袁枚 高台击筑忆英雄①,马上归来句亦工②。 一代君臣酣饮后, 千年魂魄故乡中③。 青天弓剑无留影, 落日河山有大风④。 百二十人飘散尽⑤,满村牧童是歌童⑥。 泣下龙颜气概粗⑦,子孙世世免全租⑧。
-
【3564】无效的医疗(〔德〕布莱克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3 4万字,2007年6月第1版,26元) △共12章:①医疗界的黑暗面;②愚昧与谬误
-
韩愈 年月日 (1)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 (2) ,乃能衔哀致诚 (3)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4) ,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 吾少孤 (5) ,及长,不省所怙 (6) ,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