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翻译与解读
大国者下流01,天下之交02,天下之牝03。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04。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05;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06。或下以取,或下而取07;大国不过欲畜兼人08,小国不过欲入事人09。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10。
今 译
大国处居下流,是天下归附之地,犹如雌性能胜雄性。雌性常以静胜过雄性,是能以静处下的缘故。所以,大国谦下对待小国,能取得小国的亲附;小国谦下对待大国,能得到大国的宽容。大国以谦下取得小国的亲附,小国以谦下得到大国的宽容;大国不过想兼护小国,小国不过想亲附大国。大国与小国各得其所需,大国更应谦下。
评 议
本章是讲国际关系,即大国与小国的关系问题。老子认为大国不能自恃强大,以大欺小,凌驾在小国之上,作威作福。大国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谦下地宽待、照顾小国,这样才能得到小国的尊重和亲附。小国也应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这样才能得到大国的兼顾和保护。这样处理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大国与小国就能和谐相处,相安无事了。
值得指出的是,河上公对本章“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两句,诠释为:“大国不失下,则兼并小国而牧畜之;(小国)入为臣仆。”如此诠释这两句,并不符合老子本意。老子本意,并无大国兼并小国,小国“入为臣仆”之意。宋代林希逸曰:“大国之意,不过欲兼畜天下之人,以为强盛;小国之意,不过欲镌刺求入于人。二者皆非自下不可,惟能自下,则两者皆得其欲 (老子鬳斋口义)。”林氏的解读,是比较正确的。
高亨先生说:“老子把谦卑的策略提高到绝对取胜的地步,未免片面,杂有幻想。但是他反对骄傲,反对霸权,反对侵略,还是正确的。”(老子注译)高先生的这番话,是颇有道理的。不过老子当时能倡导这种和谐相处的国际关系,也是难能可贵的。
时代不同了,大国与小国的贫富强弱亦各不同。应本着大国与小国平等相待,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成和谐的世界大家庭。
注释
01大国者下流:河上公曰:“治大国者,当如江海居下流,不逆细微。”王弼曰:“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故曰‘大国下流也’。”林希逸曰:“下流者,自处于卑下也。”02天下之交:河上公曰:“大国者,天下士民所交会。”王弼曰:“天下所归会也。”03天下之牝:牝,雌性,雌常静。王弼曰:“静而不求,物 (按指雄)自归之也。”此句为比喻句,下两句亦然。04牡:雄性。两句:林希逸曰:“大国之能自卑下,则可以合天下之交,譬如牝者以静而胜其牡也。自下者以静为道,故曰‘以静为下’。”05“大国”两句:意谓大国谦卑处下对待小国,则取得小国的归附。06“小国”两句:小国谦卑处下对待大国,则取得大国的宽容。07“或下”两句:林希逸曰:“以大取小曰‘以取’,以小取大曰‘而取’。此两句文字,亦奇特。”08兼畜人:畜,养也。河上公曰:“则兼并小国而畜牧之。”林希逸曰:“大国之意,不过欲畜天下之人,以为强盛。”按“兼畜”者,兼顾养护也。不能把“兼畜”解释“兼并”。09入事人:河上公曰:“入为臣仆。”10大者宜为下:谓大国更应谦下。按“大者宜为下”,为本章主旨所在。故河上公为本章命题曰:“谦德”。-
【题 解】全诗写的是亡国之君囚禁生活的所见所感:环境的束缚,生活的寂寞,愁思的别味
-
《词林正韵》 阑珊又见,银花火树,何所无期。 春风一夜相思度,寄南北东西。 韶霜怎向,愿情真至,咫尺离离。 别来往事,回眸靥影,忘我枝辞。
-
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
树色平远图 北宋·郭熙作 绢本水墨 纵三五·九厘米 横一○四.八厘米 藏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是图卷后有赵孟頫、柯九思等元人诗文和题跋,其中柯九思有诗云: 郭熙笔法出营丘(李成),古木空亭老更幽。 记
-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在浙江省新昌县郊南明山有一尊在南朝齐梁年间历时二十八年方凿成的大佛,整体共高十丈,
-
东方未明 作者: 周永才 【本书体例】
-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含有奕然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含有“奕然”二字的诗句,含有“奕然”二字的诗句,含有“奕然”二字的诗句。弈外文名:play chess;go本 义:下围棋词 性:名词、动词、形容词释 义:弈yì从攻(gǒng),亦声。本义:下棋,博弈) 同
-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玉器; 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从教育入手。
-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书乱谁能帙,怀干可自添。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作品赏析【杜臆】朝雨而晚晴,乃同日所作。何逊诗,“褰裳对晚晴。”村晚惊风度①,庭幽过雨沾②。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