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春晓》古诗词鉴赏
作者: 赵春芹魏惠明
【原诗】:
春眠不觉晓(2),处处闻啼鸟(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导读入境】:
这首小诗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有优美的情致:凉风习习,春雨沙沙,和着春天醉人的芬芳,诗人甜甜酣睡,竟一觉睡到了天色大亮。原来竟是那远近应和、细碎悦耳的鸟鸣声把诗人从这春晓美梦中唤醒,报道了春光的美好。醒来之后,诗人忽又忆起,昨天夜里又是风又是雨,也真不知春花被打落了多少。
【赏析】:
这首诗描写春景,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爱春惜春的感情。本诗着重通过听觉形象,去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声音婉转动听,那春风春雨,纷纷洒洒。这些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但同时这阵阵春声也诱使读者自己去想象、体味室外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宋代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名句,在写法上恰与春晓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春景。
行文回环波折。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四两句,由写回忆又转写眼前,是由刚醒来时听到的鸟鸣声,转而想到了夜来的风雨声。诗人由喜春翻为惜春,而惜春即由爱春而生,从而也才有因听潇潇春雨而引出对花木的担忧。如此岂不更能表现出他对春光和大自然无比挚爱的情韵吗?
语言平易浅近,毫无斧凿痕迹,而以情深意真动人。诗风平淡清腴,其声情与文情婉转谐美,真令人回味不已。
【思考题】:
有人说,诗的最后一句是全诗的升华。可想象一下本诗末句的丰富涵义。
-
【4838】心理学视角下的领导——部属关系(任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9万字,2020年6月第1版,59元)△7章:①领导——部属关系的古今中外
-
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唯有诗人能解爱,丹青写出与君看。
-
国学名句“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也 语出《吕氏春秋·审分》。如今用众人种地,如果共同耕作,效率就低,耕作者不肯尽力;如果把地分开耕作就快得多,耕作者就不会吝惜力气了。说明分
-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严:尊重。道:知识,学问。教师得到尊重,知识才能得到尊重;知识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能知道重视学习。《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出处】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译注】岐王的宅第里我时常见到 你,崔九的厅堂前曾多次听到你的歌 唱。岐(q)王:唐玄宗之弟李范。寻常: 平常。崔九:即殿中
-
欧阳修 夫君去我而何之乎? 时节逝兮如波。昔共处兮堂上,忽独弃兮山阿。 呜呼! 人羡久生,生不可久,死其奈何。死不可复,惟可以哭。病予喉使不得哭兮,况欲施乎其他。愤既不得与声而俱发兮,独饮恨而悲歌。歌
-
一眉间尺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他轻轻地叱了几声,最初还有些效验,后来是简直不理他了,格支格支地径自咬。他又不敢大声赶,怕惊醒了白天做得劳乏,晚上一
-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肩舆颇平稳,涧路甚清凉。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
广开兮天门, 敲开九天的大门, 纷吾乘兮玄云。 乘上纷扬的黑云。 令飘风兮先驱, 命旋风为我清道, 使冻雨兮洒尘。 让暴雨滌尽路尘! 君迥翔兮以下, 您飞旋着从天而降, 踰空桑兮从女。① 我越过空桑随
-
有诗鹤勿喜,无诗鹇勿悲。人禽固异性,所趣各有宜。朝戏青竹林,暮栖高树枝。咿呦山鹿鸣,格磔野鸟啼。声音不相通,各以类自随。使鹤居笼中,垂头以听诗。鶢鸥享锺鼓,鱼鸟见西施。鹇鹤不宜争,所争良可知。蚍蜉与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