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专题纪事本末体《圣武记》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专题纪事本末体《圣武记》

专题纪事本末体圣武记

圣武记是我国清代思想家魏源撰写的历史著作。书中谈到18世纪西北地区穆斯林的反清起义问题。记载清军平定新疆大小和卓木之乱,绥服哈萨克、布鲁特、敖罕、巴达克山等地区,镇压乌什、昌吉人民起事,平定张格尔之乱,抗击浩罕安集延人入侵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那是在清乾隆年间的1794年4月23日,在当时的湖南邵阳县金潭,也就是现在的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出生了一个聪颖异常男孩,这个男孩就是魏源。

魏源出生于诗书世家,祖父有学问但隐居不仕;父亲也是个读书人。魏源从小聪慧,但沉默寡言,常常整日独坐。

魏源的祖父看着孙儿的相貌,曾经这样说道:“这孩子性情相貌都不平常,不要把他当作一般孩子来养育。”

魏源从小就与别的小孩不一样,很少嬉笑打闹,也不爱多言,老是单独一人静悄悄地坐在一边。到了读书识字的年龄后,他就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楼上刻苦攻读。由于他平时很少下楼来玩耍,所以连自己家里喂的狗都认不得他这个小主人。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魏源在书楼上读着读着,突然兴致大发,独自下楼,准备去住房后面的潭湾里欣赏“潭湾夜月”的美景。哪想到他刚走下楼梯,几只看家狗便一齐扑了过来,围住他狂吠乱叫,把小魏源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幸好家人迅速跑来解围,他才没被自己家里的狗咬伤。

魏源七八岁的时候,进入书塾学习。他读书非常用功,对好书爱不释手,常常伴灯苦读到天明。母亲怕他熬坏了身体,常常催他早点睡觉,有时硬是吹灭灯逼他去睡。但等到母亲睡后,他又悄悄起来,点上灯,用被子遮住光读起来。小小的魏源就是这样勤奋的读书。

魏源在九岁那年,去参加县里的童子试,并且在考试中一鸣惊人。在去参加童子试前,老师见他年纪尚小,很不放心,就考他对对子,老师出上联“闲看门中月”,这是拆字联,门中月合起来是“闲”字。魏源抬头一看墙上正好挂着一幅“春耕图”。他当即对出下联“思耕心上田。”老师一看魏源应对如此敏捷,激动地说:“好,对得好!”

考试的日子到了,堂上几十名儿童熙熙攘攘,县令忽然发现群童中有一个孩子眉清目秀,举止潇洒,十分可爱,于是特地召他上来一试,这个孩子就是魏源。

县令面前放一只茶杯,茶杯上画着太极图,他当即出句说:“杯中含太极。”魏源临来之前母亲给他烙了两张大饼揣在怀中,此时,他一摸胸口,有了!从容对答说:“腹内孕乾坤。”

众人听后大为惊异,县令也觉奇怪,忙问“何谓乾坤?”魏源对答如流:“天地谓乾坤,我怀中的两张饼正像乾坤,我吃了它,就要考虑天地间大事了!”

大家听了,一致称赞这小家伙有奇才。从此,魏源也就扬名乡里了。

关于魏源小的时候还有个传说。传说魏源小时候是很笨的,天天只知贪玩,父亲想着这样下去不行,得去找个先生来教他。于是父亲找来了先生,并与先生约定,只要魏源能认识一个字,就给先生一担谷,先生想这还不容易。

第一天,先生教魏源认“一”字,并且说不管是横写竖写都念“一”字,魏源说“我记住了”。于是先生去给魏老太爷报喜,当然也是想老太爷兑现承诺,把一担谷给自己。

魏老太爷当时正好在打谷场看长工们晒谷,他顺手拿起一个摊谷用的耙子在谷子中间拖了大大的一竖,问魏源:“这是个什么字?”

魏源看了半天,摇头说不认识。老太爷生气地拂袖而去,先生气得直翻白眼:“这不是‘一’字吗?刚才教给你的呀!”

魏源愣头愣脑地说:“你教的‘一’字哪有这么大啊,这么大的‘一’字我从没见过,所以不认识。”

这下先生真的气着了,他把魏源拖进书房,顺手拿起桌上的砚台砸过去,把魏源的头砸个正着。魏源两眼一翻,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先生这下慌了,怎么办?逃啊!于是先生赶快收拾起铺盖,急急地逃跑了。

先生跑到半路,魏老太爷从后面赶上来了,这下先生吓得不轻,看来要赔命了。哪知魏老太爷一上来就拉位先生的手说:“先生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呢,没关系,我还有两个儿子呢,你帮我继续教吧。”这下先生可是大受感动,发誓要把平生所学倾囊相授。

其实魏源并没有被打死,只是昏过去了,说来也奇怪,魏源醒来后就对父亲说,他梦见一个老人给他煮了一大锅书吃,他实在吃不下了才胀醒的。从此,魏源的学业更是突飞猛进,先生教一,他知道十,先生教十,他知道百,没多久就可以去参加乡试了。

后来魏源参加了考试,并考取了秀才,后又中了举人,之后就到朝里做了官。

当时社会动乱加剧,魏源目睹道光时期的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外国侵略危机使他更加愤激,进一步激发了魏源的爱国热情。

后来魏源又参与了抗英战争,并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他看到清政府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立志著述,1842完成了圣武记。

猜你喜欢
  • 关于春天奋发的古诗词(形容奋发努力的古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奋发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春天用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佳句、诗句,春天励志诗句大全,要关于春天的奋发向上的诗歌3分钟左右。乐府《长歌行》 作品简介: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

  • 《重复诗》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冯梦龙 雍熙中 2 ,一诗伯作《宿山房即事诗》曰 3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4 。半夜三更子时分 5 ,杜鹃谢豹子规啼 6 。”又《咏老儒》诗曰:“秀才学伯是生员 7 ,好睡贪鼾只爱

  • 《古文·订鬼》鉴赏

    古文·订鬼 王充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

  •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背诵篇目(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篇目)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背诵篇目,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篇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篇目,八年级上册语文全部古诗。长歌行 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 《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什么意思,出

    《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朱熹 《中庸

  • “借东风”的意思,出处,故事

    语出《三国演义》的故事。 三国时曹操率领83万人马,诈称百万大军,雄心勃勃地企图打败刘备,消灭东吴,统一天下。诸葛亮和周瑜共同定下火攻曹军的大计,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寒冬腊月,天天刮西北风,独不见东

  • [东汉]曹操《龟虽寿》原文、注释、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畅快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 苏轼《次荆公韵四绝》原文、注释和鉴赏

    苏轼《次荆公韵四绝》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注释】 (1)此诗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秋,作者遭乌台诗案冤狱后,贬黄州六年,于元丰七年三月,被命迁河

  • 《咏白海棠诗四首(其三)》

    《咏白海棠诗四首(其三)》贾宝玉 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李纨等正副社长命题、限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处】唐张继《 枫桥夜泊 》。 【意思】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夜 半时分传到了客船上来。姑苏:即今江 苏省苏州市。寒山寺:在今苏州市,建于 南朝梁,唐初诗僧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