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琴诗》古诗词鉴赏
作者: 庄朝用
【原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原诗作者】:苏轼
【导读入境】:
如果说琴上能发出悦耳美妙之声,那为何把它放在琴匣之中却杳然无音?如果说这美妙之声来自弹奏者的指头,那么听琴人为何不在弹奏者的指头上去听?
【赏析】:
此诗语言明白晓畅,既有理趣,又有诗意。如果题西林壁是借助庐山的自然风光,寓哲理于形象之中,而这首诗则是直接言理。这首诗讲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有琴不行;单靠指头自然也弹不成,关键通过手与琴的结合,才能发出悦耳美妙之声。
诗中用了两个假设、两个提问。假设有道理,提问更有道理,问而不答,耐人寻味。诗中阐释了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即产生美的主客观关系,也使我们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很好的客观条件,或者只有很好的主观条件都不行,而只有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主客观的统一,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学习上亦是如此,清代学者彭端叔在为学一文中讲到:“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自败者也;昏为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自立者也。”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盖世之才,亦必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成功。
【思考题】:
诗中用了两个假设,两个提问,有什么艺术效果?
-
这首诗是写古时的读书人,一心埋头书案,浸沉在书中的那种专注精神。一、二句表现书房的宁静,三、四句表明自己专心读书,因此,春天过去了许久,也不知道,只是在瓦雀影动、杨花入砚的惊扰中,才晓得已是暮春时节。语言平易,景物生动贴切,开头两句对仗
-
【经文】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 ① 。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 ② ,曰:“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
-
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梦魂知忆处,无夜不京华。
-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作品赏析【鹤注】此《唐纪》所谓癸卯又以南军战,败绩。南军,杨希文所
-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出处】唐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 【意思】世上的事茫然不清,自己难 以料想,春天的愁闷使我心神黯然,独 自睡去。 【鉴赏】世事多变, 自己无法预料,眼前虽
-
屈原九歌少司命 秋兰兮蘪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
-
黄庭坚 仪鸾供帐饕虱行 ① ,翰林湿薪爆竹声 ② , 风帘官烛泪纵横 ③ 。 木穿石槃未渠透 ④ ,坐窗不遨令人瘦, 贫马百藖逢一豆 ⑤ 。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着鞭随诗翁, 城西野桃寻小红。 【注释
-
名言: 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句意: 圣人施行教育, 必须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 资质和才能小的, 就培养成低一级的人才, 资质和才能大的, 就培养成高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恋上古诗词epub,内容包括恋上古诗词系列怎么样,《恋上古诗词》中哪些词集比较好就是那一本词比较优美清新百度,哪里有比较全的轻小说Epub格式的下载地址。怎么说捏?看你最开始的目的,如果你只是无聊当小说神马的看看打发时间,那个系列适合你如果你想严谨的好好地了解学习诗词培养审美,那个系列就不
-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作品赏析[注释](1)苔:青苔。(2)前度:前次。[译文]玄都观偌大的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来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