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经典《朋友和敌人》作品赏析|导读
朋友和敌人
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囚犯,越狱而逃。他没命地朝前飞奔,身后紧紧跟着追捕他的狱卒。
他竭尽全力,终于摆脱了狱卒的追赶。
但是,很不幸,他的前面忽然出现了一条河,河岸陡峭。河虽然不宽,但水却相当深,而他恰恰不会游泳!
一块腐烂的薄木板歪斜地横在河上,逃亡的囚犯没多思考就把一只脚踏了上去。碰巧的是,在河对岸,忽然出现两个人,一个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另一个是最恨他的敌人。
敌人抱着胳膊,一言不发,而最亲密的朋友则以吃奶的力气尖声叫道:“天呐!别过来,你疯了嘛?你在想什么啊,没看见这木板已经烂了吗!你一踩上去木板就会断的,这样你必死无疑!”
“但没有别的路了呀……后面的人快要追上来了,你听不见吗?”这不幸的人一边绝望地嘶吼着,一边踏上了木板。
“不,我不能让你踩上去,我不能看着你自取灭亡!”热心的朋友喊叫着,抽走了他脚下的木板。囚犯立刻跌进了滚滚的大浪中,很快就被淹没不见了。
敌人心满意足地笑着走开了,而朋友在岸边坐下来,为他可怜的朋友悲伤痛哭起来。
但他没有,甚至一刻都没有,为他朋友的死而感到自责。
“是他没有听我的话!他没有听!”朋友沮丧地喃喃自语。
“虽然,事实上,”他补充道,“他本来应该会在狱中消耗掉剩下的人生!无论如何,现在他不必受这个罪了!这个结局对他来说更好。我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但是我还是好难过,从人道的角度来说他真是不幸!”
于是,这个善良的灵魂继续悲伤地恸哭,哀悼他误入歧途的朋友悲惨的命运。
一八七八年十二月
【导读】
是朋友还是敌人杀死了他?
他,一个逃犯,面对着水深的河流,尽管他不会游泳,但他必须要跳过去,否则就会被狱卒抓住,死路一条。面对着这种情况,朋友担心他跳河的危险,抽走了那块烂木板,他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河水淹没而死亡。朋友本是出于好心,面对着他的死,朋友恸哭不已,可是,朋友并没有想,自己抽走烂木板的行为断送了朋友生存的一点可能,尽管十分渺茫,但还是有可能的。可是,朋友没想到这一点,朋友只是为失去他而恸哭,而悲叹他的命运不好。这就是好心办成了坏事,这就是由于过度的担心失去了理智。文章更有意味的是把敌人对比着来写,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位朋友出现,只有这个敌人在场,虽然敌人在冷眼旁观,但还有生存的机会。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告诉我们,我们看待事情要把眼界放开,要站在更高的境界上去看待事物之间的关系。这里面是屠格涅夫哲学式的思考,因为他是一个哲人,这与他学过哲学的大学求学经历有关。他是在用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不能用绝对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而要用分析的方法来看待事物之间的关系。
-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原文】去年元夜[1]时,花市[2]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3]袖
-
这是首应制诗,抓住帝王乘驾出现这一瞬间,通过描绘宫殿建筑的雄伟壮观、雍容华丽与帝王车驾的皇家气派,歌咏太平天子祭祀典礼。
-
这句名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诗中。诗中描述了诗人和弟弟一同饮酒的情景,借酒解忧、畅怀人生之意。注释:对酒当歌——指畅饮痛饮;人生几何——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译文:畅饮对酒,人生何其短暂。
-
左掖梨花丘为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丘为(703—798),嘉兴(今浙江市嘉兴)人,唐玄宗天宝二载(743)举进
-
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要围。行云自亦伤无定,莫就行云托信归。
-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节选自《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清高鹗续作。清涂瀛《红楼梦论赞·林黛玉赞》:“人而不为时辈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舅母,并不得
-
姚范《山行》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这首诗描写春天山野的美丽风光,抒发了诗人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愉快之情。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
-
一个阳光晴好的午后,我骑上自行车,进入了田野。时近深秋,田野里有种难以形容的丰腴成熟的美,如同一位刚刚生过儿育过女的母亲,完成了生
-
观乎天文 ①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② ,以化成天下。(《周易·彖传》) 注释 ①天文:天的文采,诸如日月星辰、阴阳变化等。②人文:人类的文采,如文章、礼仪等。 译文 观察天的文采,就会发现四时的变化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百官畏君,群吏畏长吏,百姓畏上,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子弟畏父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
【名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百官畏君,群吏畏长吏,百姓畏上,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子弟畏父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