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根《元文类》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吴志根
元文类七十卷,收录的是元朝初年至元朝中期著名文人的作品。全书按内容和体裁分为赋、骚、乐章、四言诗、五言古诗、乐府歌行、七言古诗、杂言、杂体、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诏赦、册文、制、奏议、表、笺、箴、铭、颂、赞、碑文、记、序、书、说、题跋、杂著、策问、启、上梁文、祝文、祭文、哀辞、谥议、行状、墓志铭、墓碣、墓表、神道碑、传等四十三类。编者苏天爵,于元顺帝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编成此书。编者曾三任史官,官至翰林待制。他以私人之力,费时二十年左右,才编成此书。在选编时,他多选录“有系于政治,有补于世教”或“足以辅翼史氏”的作品,这在客观上为我们今天了解元朝历史提供了较丰富的材料。
过去有人从文字的角度评论元文类,认为它与唐文粹、宋文鉴“鼎立而三”,今天我们从史学的角度看,它也是一部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文集。例如:
诏赦、制、奏议中,较多地反映了元与南宋的关系,元朝与高丽国、安南国的关系,元初采用汉法、立官制、裁冗员等政治情形。
记、序、题跋、杂著、策问中较多地反映了学校、考试、著作等文化教育方面的情形。
碑文、行状、墓志铭、墓碣、墓表、神道碑、传等,虽是记述个人的生平事迹,但因为所记大多是诸王驸马、文武大臣,他们在元朝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可以从他们的一生中反映元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形。例如,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较详细地记述了在耶律楚材的影响下蒙古统治者采用汉法、改变剥削方式的情形;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则记述了郭守敬在水利、天文、历法上的重大贡献,这都是很有史料价值的。这部分是该书提供史料最多、因此是最可贵的部分,也是元史列传的主要资料来源之一。
诗赋歌行等虽然在文学方面的价值居多,但其中不少纪事诗歌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城中米贵丐者众,崎岖一饱经千门。城中昔食城外米,城外人今食城里。耕者渐少田渐荒,政恐明年不如此,”(第四卷,鲜于枢水荒子歌)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农民破产、田园荒芜、乞丐如蚁的悲惨情景;“去年八月羽书急,妇女上马小儿泣,”(第四卷,虞集沉沉行)则生动地反映了连年征战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所录册文、表、颂、赞等大多是些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内容空洞,没有多大史料价值。
该书所录作品,有些在现存的元人文集(如元好问撰元遗山集、姚燧撰牧庵文集、袁桷撰清容居士集、张养浩撰归田类稿、虞集撰道园学古录等)中还可以见到,但有不少作品仅存于此书。所以,它仍是了解元朝历史,特别是元朝初、中期历史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
(节自 《孟尝君列传》) 初, 冯驩闻孟尝君好客, 蹑而见之 ① 。 孟尝君曰: “先生远辱,何以教文也?”冯驩曰: “闻君好士,以贫身归于君。” 孟尝君置传舍 ② 。十日,孟尝君问传舍长曰: “客所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出处】唐白居易《 卖炭翁 》 【意思】终于,一夜的鹅毛大雪使城里城外积雪盈尺。抱着满怀的希望,天 刚蒙蒙亮,老人便驾着满载木
-
黜官自西掖,待罪临下阳。空积犬马恋,岂思鹓鹭行。素多江湖意,偶佐山水乡。满院池月静,卷帘溪雨凉。轩窗竹翠湿,案牍荷花香。白鸟上衣桁,青苔生笔床。数公不可见,一别尽相忘。敢恨青琐客,无情华省郎。早年迷进
-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原诗今译】 池塘里长满了草也涨满了水。 远山衔着落日倒映在寒波里。 牧童横骑在牛背上要回家去, 信口吹起了无腔无调的短笛。
-
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曾随上将过祁连,离家十年恒在边。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知君开馆常爱客,樗蒱百金每一掷。平生有钱将与人,江上故园空四壁。吾观费子
-
《先秦散文·庄子·应帝王(节选)》原文鉴赏 南
-
叩槛出鱼鳖,诗成一笑粲。
-
潭潭古屋云幕垂,省中文书如乱丝。忽见伯时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天马西来従西极,势与落日争分驰。龙膺豹股头八尺,奋迅不受人间羁。元狩虎脊聊可友,开元玉花何足奇。伯时有道真吏隐,饮啄不羡山梁雌。丹青弄笔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
-
典源出处 《文选 江淹 〈别赋〉》: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李善注引 《织锦回文诗》序曰:窦滔秦州被徙沙漠,其妻苏氏,秦州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至沙漠,便娶妇。苏氏织锦,端中作此回文诗以赠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