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明《隶释》及《隶续》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王瑞明
隶释是专门研究隶书的专著。作者洪造(公元1116-1184年),后改名适(kuò阔),字景伯,饶州鄱阳人,宋代金石学家。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在宋代金石学已有的基础上,他专门研究碑刻,前后搜集汉隶一百八十九条,编为隶释二十七卷。计有汉魏碑十九卷,水经注碑目一卷,欧阳修集古录二卷,欧阳棐集古录目一卷,赵明诚金石录三卷,无名氏天下碑录一卷。每碑标目之下,注明“水经有,欧赵有”,或“欧赵有”,或“赵有”。水经,指郦道元水经注;欧,指欧阳修集古录;赵,指赵明诚金石录。未注明这类字样的有四十余条。洪适隶释中,有新出的三十余条是赵明诚未曾见到的。
洪适隶释,每篇皆照抄原文,如以某字为某字,则加以注明;碑文有阙字的,所阙字数,皆一一写出;碑文后写有考证,除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外,还指出碑文中的假借字、错别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这部书:“自有碑刻以来,推是书为最精博。”洪适在卷八对卫尉衡方碑的考证,指出这块碑:“建宁元年立,赵氏误以为三年。”纠谬正误,极为可贵。但也有一些缺点,如卷六郎中郑固碑中的“逡遁退让”,洪适解释为“逡巡遁逃”。此处“遁”字,不能作遁逃解,而应作“循”字解。但这类缺点毕竟是个别的。
洪适费了三十年心血,在编写成隶释之后,继续努力找到一些碑刻,照编写隶释的办法进行整理考证,写成隶续二十一卷。凡汉魏晋的碑碣,石经、仪礼、左传的遗文,磨崖石阙神道的题字,石壁石室之画,宅舍墟墓之砖,刀、镜、鼎、壶、钲、镫、槃、洗等之铭识,石羊、石虎之刻雕,都网罗编录,卷十五编录有一残碑,仅留有五字:“□阯刺史□君羊”,遗存于郴州二十里外荆榛中,他访问当地人,“土人谓之邓君冢”。经过考证,他说:“此兽乃建安以前之物。”隶续分四次刊刻,有的刻于越(浙江绍兴),有的刻于蜀。洪适将隶释与隶续合为一书,有元代泰定版本,朱彝尊扬州版本,明代万历版本。
-
【3734】中浦讲坛•2007(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编,2008年3月)△第11讲—第20讲。科学发展观、物权法、信息化时代的战争与经济、中国智
-
我们常不免有一种先入之见,看见讽刺作品,就觉得这不是文学上的正路,因为我们先就以为讽刺并不是美德。但我们走到交际场中去,就往往可以看见这样的事实,是两位胖胖的先生,彼此弯腰拱手,满面油晃晃的正在开始他
-
书学论著。二卷。明赵宦光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撰者事迹参见“《说文长笺》”条) 该书原为撰者《说文长笺》中的一种。《四库提要》以为《说文长笺》穿凿附会,而且引据疏舛,颇为小学家所讥,然而其中的篆文笔
-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二月,杜牧由淮南节度府掌书记转监察
-
阅世真难记,如公自不忘。其于书太简,正以懒相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晨影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晨景的诗句,带晨字的古诗词,描写晨景的诗句。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春日晨景五更
-
闲居静侣偶相招,小饮初酣琴欲调。我正风前弄秋思,君应天上听云韶。[云韶,雅曲,上多与宰相同听之。]时和始见陶钧力,物遂方知盛圣朝。双凤栖梧鱼在藻,飞沈随分各逍遥。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梦得相过,援
-
不见秘书心若失,及见秘书失心疾。安为动主理信然,我独觉子神充实。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妻儿待我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
-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部编版(部编新人教版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部编版,内容包括部编新人教版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九年级语文上、下册古诗词,共十首,原文,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古诗词。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白马清流10 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
-
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 ① 。(《吕氏春秋·有始》) 【注释】 ①大经:大道,途径。 【译文】 天阳地阴,阴阳交合,是一切生命的途径。 【感悟】 有人说,中华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阴阳文化,有形无形之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