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弼·深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林弼·深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君子之学,自省为贵。省之之深,常存敬畏。反己自饬①,岂暇尤人。有过必改,易怠以勤。匪一之省②,繄百与千③。是谓深省,无适不然④。匪暂之省,慎终于始。是谓深省,无时不尔。惟省之功,理欲之幾⑤,颜躬四勿⑥,孔教九思⑦。孳孳夙兴⑧,乾乾夕惕⑨。忧不如舜,恐蹈于跖⑩。省之于身,实省于心。内省不疚,居安资深(11)。先民有言,要在慎独(12)。敢诵明训(13),敬告司仆(14)
【注释】
①反己,反省自己。自饬(chi):自我修养。
②匪:通“非”。
③繄(yi):犹“惟”。
④适:往,到。
⑤理:天理。欲:人欲。幾: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
⑥颜:指颜渊,孔子弟子。四勿:论语·颜渊:“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⑦九思: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⑧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怠貌。夙兴:早起。
⑨乾乾:自强不息。惕:惕厉,心怀危惧。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⑩跖(zhi):春秋战国之际人,名跖,旧时被诬称为盗跖。庄子·盗跖系寓言性质,说他率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
(11)资:凭借。孟子·离娄下:“居之安,则资之深。”
(12)慎独:语本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13)明训:明白的训诫。
(14)司仆:官名,唐置,掌管车马牧畜等事。这里似指某人。
【译文】
君子的学问,自我反省最为宝贵。反省的深入,就常存敬畏之心。反省自己,自我修养,哪里有工夫埋怨别人。有过必改,把懈怠换成勤奋。不是反省一次,要成百上千次反省。这才叫做深省,无处不这样。不是短暂的反省,要慎重地考虑到事情的后果,应从开始做时考虑。这才叫做深省,无时不这样。反省的功夫,要放在天理和人欲的细小区别之上。颜渊身体力行的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教导人要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朝朝夕夕都要努力不怠,自强不息。担忧自己不如舜,恐怕自己成为盗跖。反省的是自身,实际上反省的是自己的心。自己反省,问心无愧,则平居心安理得,左右逢源。先人有话,要点在慎独。请背诵这明明白白的教训,敬告司仆。
-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 唐诗宋词名句
生者如过客,死者如归人。天地一同是旅途,悲哀贯穿万古尘。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十)惆怅叹惋”类的诗句。
-
作者: 耿红炎
-
【提示】 《六国年表》接《十二诸侯年表》,编排也是年经国纬。“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表名“六国”,实谱八国,第一栏周,尊天下共主,纪年;第二栏秦,日食灾异载于
-
《晋阳秋》 长篇小说《新波旧澜》的第一部1962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慕湘(1916~),原名慕显松,山东蓬莱县人,30年代开始发表文艺作品,抗日战争期间曾参加山西省牺牲救国民盟会的工作,小说即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作品赏析【注解】:1、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
-
黄庭坚《蚁蝶图》 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毕命网罗。 ① 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② 【注释】 ①网罗:指蜘蛛网。②坠翼:从蛛网坠下的蝴蝶的残翼。策勋:把功劳记载在书策中。南柯:南枝。唐李公佐《南柯太
-
春色无多味,争奈新来越憔悴。教他谁,小环也似知人意。疏帘卷起,重门不闭,要看燕双飞。 其三,是说春愁,转为具体形象描述。 开篇三句说,因为春天别去而憔悴。海棠、蔷薇,二者均为春天的标志。“海棠开过到蔷
-
此词南宋·秦湛仅存的一首词,词题“春情”,全篇写春日对所恋之人的拳拳思慕之情。 上片起首二句,以工整的一联点季节、写环境。“春透水波明”,以水写春,是说春水已透,水波澄澈如镜。透者,足也。“寒峭花枝瘦”,是说春寒犹在,所见之花有未开
-
其一 开头两句,第一句说了“当年”,第二句便含“至今”之意。“只自”是唐人口语,作“独自”讲,句中含有甘心情愿的意味。意思是:当年自己就立下心愿,与妻离别后,甘自独守空帷;几年来,常常是“梦里关山”——历尽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但醒
-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