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劳》原文与鉴赏
作者: 荆三隆 【本书体例】
【原文】: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1)。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2),憯不畏明(3),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4)。无纵诡随,以谨惛怓(5)。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6)。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7)。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8),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9)。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鉴赏】:
诗序称本篇为:“召穆公刺厉王也。”从内容上来说,它取材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一篇劝戒厉王防止奸邪、禁止贪暴、安民息民的政治讽谕诗。周厉王是西周末年的一位暴君,重用佞臣,压榨人民,朝野不满,百姓苦不堪言。本诗的作者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告戒厉王要刚柔相济,安民防奸,表现了作者与周王朝生死相依的关系。
由于诗作中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表现出了某种对不堪重压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反映出了一些头脑比较清醒的贵族思想家的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主张,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此诗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全诗共分五章。第一章落笔即呼:“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百姓实在太辛苦了,只希求稍微得到安康。这样,就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悲叹的基调,并将其贯彻始终,反复吟诵,每章之首,皆以此句重复,使人可以感到作者的悲叹之深。接着劝戒厉王不要被小人诡诈的骗术所蒙蔽,要使周王室能够安抚四方之国,亲善附近的诸侯。第二章告戒历王说,不要实施暴政,失去人民的拥戴。第三章要厉王亲近有德之人,远避恶人。第四章讲述的是要爱护周王室的基业,不要引起民愤而动摇了贵族的统治。最后一章作者直接表明,自己上述一番进言是出于忠诚于国君,爱护周王朝的一片苦心,希望厉王能够纳谏改过。
本篇在结构上采用风诗中那种重章叠句的章法,反复吟咏。每章都以“民亦劳止”起句,并以“汔可小康”、“汔可小休”、“汔可小息”、“汔可小愒”、“汔可小安”反复咏叹,充分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真实的社会状况。周厉王任用欺诈小人,置民于水火之中,终于引起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起义,厉王被赶下台,逃到彘(即今山西霍县一带),在惊吓与恐惧之中死去。从这一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这种劝戒是有着十分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另外,“惠此中国”,即爱护周王朝的江山;“无纵诡随”,即莫要听信诡诈欺骗,“式遏寇虐”,即制止掠夺和暴虐,这三个句子也反复出现于全篇各章,表现了作者为救济艰难的时世,从国家利益出发,犯颜苦谏、直斥奸佞的无畏精神,同时在客观上也反映了在重压之下人民的一些基本要求,开历代怀有“为民请命”思想的忠臣“死谏”之先河,具有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
-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名篇。全诗描绘了登上幽州台,俯瞰群山和辽阔平原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独特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通过描绘壮美的自然景色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有限的感慨,以及对永恒和不朽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在描绘自然景观上独具匠心,同时也表现出了文人对于人生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怀和精神追求。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同月 人民解放军第21、30、63、64、65、66、68、69、70军组成
同月 人民解放军第21、30、63、64、65、66、68、69、70军组成 : 1月,原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为人民解放军第21军。军长滕海清,政治委员康志强。该军下辖第61师、第62师、第63师。
-
莎士比亚纪念日的讲话 ◆ 歌德 我觉得我们最高尚的情操是:当命运看来已经把我们带向正常的消亡时,我们仍希望生存下去。先生们,对
-
妻子促丈夫起身早朝,夫妻依依对话。 “鸡既鸣矣,“鸡儿已经叫啦, 朝既盈矣。”(一) 朝里人都满啦。” “匪鸡则鸣,“这哪是鸡儿叫, 苍蝇之声。” 是那苍蝇嗡嗡闹。” “东方明矣,“东方已经亮啦, 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含有艺与筑字的句子,内容包括带有艺字的诗句,带有“艺”字的诗句,含有艺字的古诗词。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2、发挥六艺无遗精,考黜百家如拉朽.3、白头更且穷经艺,谁道忘筌便得鱼. 4、艺文追伏郑,德业望皋夔.5、多才多
-
美文优美段落摘抄11、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
-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这首咏芭蕉诗写的是未展芭蕉,紧紧抓
-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
夏四月 ① ,取郜大鼎于宋 ② ,戊申,纳于大庙 ③ 。非礼也。 减哀伯谏曰 ④ :“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⑤ 。是以清庙茅屋 ⑥ ,大路越席 ⑦ ,大羹不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