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千家诗全集

僧志南《绝句》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僧志南《绝句》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生卒年不详,号明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僧,南宋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上说:“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前两句写所为。首句写诗人在古树的树影下栓好了小船。“短篷”指小船,因为船小,所以篷也就比较短。用小船上最显眼的“短篷”来称小船,显然采用了借代的方法。次句写诗人拄着藜杖走到了桥的东面。“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可以做拐杖。“杖藜”为动宾结构,即拄着藜杖。

后两句写所感。三句写杏花盛开时节的毛毛细雨快要沾湿我的衣服,可见雨之似有若无。末句写杨柳吐绿时的微风吹在脸上毫无寒意,可见风之温柔可亲。这两句诗采用了倒装的句式,原句应当是“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设想一下,杏花沾上了毛毛细雨,色彩将会更加鲜艳;嫩绿的柳枝在微风中摇曳,将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此诗通过切身体会写出了江南春水、春雨、春风、春天柳树的美丽,而且这些事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对生活非常热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说:“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可见春雨总是与杏花伴随在一起。“春风杨柳万千条”更是人人常见的景象。所以这些诗句读来感同身受,觉得特别亲切。

猜你喜欢
  • 古诗《送杨少府贬郴州》赏析解读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近 ② ,恶说南风五两轻 ③ 。 青草瘴时过夏口 ④ ,白头浪里出湓城 ⑤ 。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⑥ 。 送别诗,一般都写送别时的情景,但王

  • 苏轼《过宜宾见夷中乱山》全诗鉴赏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蛮荒谁复爱,穠秀安可适。岂无避世士,高隐炼精魄。谁能従之游,路有豺虎迹。

  • 《冯道和凝》原文|翻译|赏析

    宋·欧阳修2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3:冯相道,和相凝,同在中书4。一日,和问冯曰:“公

  • 杜甫《朝二首》全诗赏析

    清旭楚宫南,霜空万岭含。野人时独往,云木晓相参。俊鹘无声过,饥乌下食贪。病身终不动,摇落任江潭。浦帆晨初发,郊扉冷未开。村疏黄叶坠,野静白鸥来。础润休全湿,云晴欲半回。巫山冬可怪,昨夜有奔雷。

  • 古代兵法之《公羊传》原文和鉴赏

    [原文] (节选) 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既

  • 荀子建立了宗经征圣明道的价值标准

    荀子作为儒家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强调博学与文学的重要性,《荀子·劝学》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大略》曰:“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

  • 李白《白田马上闻莺》全诗赏析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 李白《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全诗赏析

    五月入五洲,碧山对青楼。故人杨执戟,春赏楚江流。一见醉漂月,三杯歌棹讴。桂枝攀不尽,他日更相求。

  • 《玉壶清话》

    《玉壶清话》 《玉壶清话》是北宋僧人文莹的一部笔记,书成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八月,作于他的另一部笔记《湘山野寻》之后,作者在自序中谓“玉壶”为其隐居之地,但未详所在。此书自宋代以来各家著录均作《

  •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史达祖《秋霁》鉴赏

    秋霁 【宋】史达祖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 故园信息。 爱渠入眼南山碧。 念上国。 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