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顾志华《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顾志华《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顾志华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著。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爱国学者。他不仅以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著称于世,而且在地理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同是他在地理学上的代表作。肇域志为“舆地之记”,记叙全国各地的地理形势和山川要塞;天下郡国利病书则为“利病之书”,专门考究利弊得失,凡是各地的疆域沿革、民情风俗、物产资源以及农田水利、工矿交通、户口赋役等,均加以论述。作者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通过大量丰富的资料,主要是明代的资料,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天下郡国利病书虽然是一部地理书,但它并不局限于地理一个方面,对我们研究明代的社会经济,也很有参考价值。

天下郡国利病书开始作于1639年(明思宗崇祯十二年),当时顾炎武年仅二十七岁。据他自序云:“崇祯己卯,秋闱被摈,退而读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于是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国志书、一代名公文集,间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一为舆地之记,一为利病之书。”1644年明亡之后,原稿散失了一部分,后来作者陆续作了一些增补,到他五十岁时才大致编定。全书原无卷数,分订为三十四册,原稿现保存在江苏省昆山县图书馆,其中第十四册已佚。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三编本,是根据此原稿影印成五十册行世的。后来的通行本在篇目与编次上已有所更改,分为一百二十卷,卷一是舆地山川总论;卷二至卷一百一十四分别论述北直、江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各地的情况;卷一百一十五是边备;卷一百一十六是河套;卷一百一十七是西域;卷一百一十八是交阯;卷一百一十九是海外诸蕃;卷一百二十是海外诸蕃入贡互市。但内容上无多大变动。舆地山川总论可说是全国地理的总论,作者搜集了前人的论述,系统地进行了整理,分为地脉、形胜、风土、百川考四篇。地脉篇论述了全国山脉的分布;形胜篇论述了各地的形势与特征;风土篇论述了各地的气候;百川考篇论述了全国水系的源流,都很有用处。从北直到贵州这一百一十三卷可说是全国地理的分论,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具体论述,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大多涉及到经济方面,尤以赋役、屯田、水利等项为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代社会的基本面貌。另外,作者也记述了有关农民起义和其他性质社会动乱的一些资料,这是很珍贵的。最后六卷可说是佘论,边备、河套、西域三卷论述了边疆的形势和沿革,介绍了那里的交通和物产;交阯、海外诸蕃、海外诸蕃入贡互市三卷是外国地理资料,论述了交阯、安南、日本、琉球一直到佛朗机等国的情况,使我们了解到我国从很早的时候起就与这些国家有了频繁的经济往来。

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史料价值是很高的。它丰富的资料、精审的考据对我们研究明代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它建立的新体系为今日的区域地理奠定了初基,其功显然。但也有不足之处,在材料的选取上较为丛杂,内容有重复和矛盾的地方,各个地区的分量也不够平衡,又加上作者受时代局限,书中还保留着一些唯心观点,如论地脉移动,家国兴废,往往有迷信之说,这些都是应该给予指出的。

天下郡国利病书的版本有两类,一类是原稿本,不分卷,以四部丛刊三编的影印本为最佳;一类是一百二十卷本,清嘉庆时四川龙万育、光绪时蜀南桐华书屋等均有刊本流传,但这种刊本讹误较多,质量不高。我们今天还需要进一步做整理工作,使其有更好的版本问世。

猜你喜欢
  • 杜甫《骊山》全诗赏析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作品赏析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①。地下无朝烛②,人间有赐金③。鼎湖龙去远④,银海雁飞深⑤。万岁蓬莱

  • 《与人书》原文|翻译|赏析

    宋·黄庭坚1前承谕作《木假山记》跋尾2,以明允公之文章3,如天地之有元气,万物资之而

  • 乔洪涛《大地笔记》

    春部:种瓜种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立春正如多年来我对那一条名叫瓦河的河流热情持续地追踪探索一样,为了倾听大地的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全文、注释和鉴赏

    经 一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密子也 ① 。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其说在田鸠对荆王也 ② 。故墨子为木鸢,讴癸筑武宫。夫药酒忠言,明君圣主之以独知

  • 《这寒意逼人的一天》鉴赏

    作者: 王熙珩

  • 朱文彬《树生桥》

    成为N报首席记者后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采访“桥老板”。这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谁不知道,“桥老板”神秘莫测,如隐云里雾里;

  • 西方文学·品钦

    西方文学·品钦 有人把他列为乔伊斯派作家,有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上天寻到碧落,地找遍黄泉,两处渺茫都没有寻见。 【译注】找遍天上和地下,到处茫茫 一片,不见杨贵妃的灵魂。穷:穷

  • 什么是《直音法》

    古代汉语的一种注音方法。即用同音字来给汉字注音,如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乐音洛”、“大音太”、“忉音刀”等。直音法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同音字是冷僻字,就无法注音,即使注了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悼亡词作

    词虽没有加标题,其实是可以补上“悼亡”一类题目的。全词所用词语十分素淡,没有什么华丽的藻饰,典故也只用了一个并不冷僻的常典。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