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退之读仪礼》全文赏析
韩退之读仪礼
余尝苦仪礼难读,又其行于今者盖寡,沿袭不同,复之无由。考于今,诚无所用之。然文王、周公之法制,粗在于是,孔子曰:“吾从周。”谓其文章之盛也。
古书之存者希矣!百氏杂家,尚有可取,况圣人之制度邪?于是掇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学者可观焉。惜乎吾不及其时进退揖让于其间,呜呼盛哉!
-
两江交汇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里有一个飘散着醇香的美丽小城,唤作酒城泸州,而泸州有一个好听的故称叫做江阳。江阳的秋
-
前日登高泛玉户,击铜赓唱胶析辞。如何偶作销魂别,又复重吟把菊诗。上苑盍簪延景刻,北都投辖盛官仪。烦君见想欢言者,可奈衡门绝贡綦。
-
[唐]李咸用 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 李咸用是晚唐诗人。晚唐时社会矛盾愈益突出,国势衰微
-
这是一首写景诗,但诗中又通过晚望折射出主人公一定的心境。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一个聊字点出了诗人初登楼台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接着是纵望所见的景物:“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窗外落梅,池边春笋。”正是冬尽春来的象征。面
-
郗超与谢玄不善 ③ 。苻坚将问晋鼎 ④ ,既已狼噬梁、岐 ⑤ ,又虎视淮阴矣 ⑥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 ⑦ ,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⑧ 。唯超曰:“是必济事 ⑨ 。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 ⑩ ,见使才皆尽 (
-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 借问酒家何处有[2],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解]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
-
囊萤映雪“囊萤映雪”,是形容古来两个读书模范的典故。“囊萤”的主人公是一千六百年前的车胤,《晋书·车胤传》说他:家贫不常得油,夏月
-
铸剑一眉间尺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他轻轻地叱了几声,最初还有些效验,后来是简直不理他了,格支格支地径自
-
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