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骈文《八家四六文钞序》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骈文《八家四六文钞序》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国家化成万祀,道光八野〔2〕;人握珠璧,文奋鸾龙。其以立言垂不朽者,不仅数公,兹就师友之间,钻仰所逮。或亲炙言论,或私淑诸人,所知在此也〔3〕。即卅年游学江湖,受知场屋〔4〕,巨公名德辱收之者,亦不仅数公〔5〕。众制分门,元音异器,兹集局于四六一体〔6〕,道则共贯,艺有独工,所录在此也。此数公者,通儒上材〔7〕。或修述朴学,传薪贾郑〔8〕;或喁于乐府,嗣响雅骚〔9〕。传世行远,不名一技。兹集发于生徒之请,综为骈俪之则。采片石于抵鹊之山,挂只鳞于游龙之渊〔10〕,所业在此也。夫一奇一偶,数相生而相成;尚质尚文,道日衍而日盛〔11〕。旸谷幽都之名,古史工于属对〔12〕;觏闵受侮之句,葩经已有俪言〔13〕,道其缘起,略见源流。盖琴无取乎偏弦之张,锦非倚乎独茧之剥〔14〕。以多为贵,双词非骈拇也;沿饰得奇,偶语非重台也〔15〕。要其挦扯虽富,不害性灵;开阖自如,善养吾气〔16〕。敷陈士行,蔚宗以论史〔17〕;钩抉文心,彦如以谈艺〔18〕。而必左袒秦汉,右居韩欧,排齐梁为江河之下,指王杨为刀圭之误〔19〕,不其过欤!然而,醇甘所以养生,或曰腐肠之药;笙簧所以悦听,或曰乱雅之音〔20〕。是故言不居要,则藻丰而伤繁;文不师古,则思骛而近谬。铅黛饰容,夫岂盼倩之质〔21〕;旌旗列仗,乃非节制之师。虽复硬语横空,巧思合绮〔22〕;好驰骤而前规亡,贪掎摭而真精失〔23〕。其有摆脱凡近,规初祖〔24〕;真宰不存,形似取具〔25〕;屋下架屋,歧途又歧。又其下者,剪裁经文而边幅益俭,揣摩时好而气息愈嚣。启事则吏曹公言,数典则俳优小说〔26〕。其不得仰配于古文词宜矣。得友多闻,恭承大雅〔27〕,伐柯之则不远,吹律之秘可睹〔28〕。规之前贤,则异代接武;准之选理,则殊涂同归。用是合为编,质诸百代。枚马并世而迟速不谋,卜颛一师而与拒相左〔29〕。诸君语羞雷同,出则辙合,所以贵也。至于撰录矜慎,服膺有年〔30〕。抄撮寡约,染指可饱〔31〕。今之所集,多少不均;良以方朔万言,阮咸三语〔32〕,酌理以为富,惬心不尚奢,各有当焉。名山之托,仆非其人,观者谅之,靡苛以例可耳。【注释】〔1〕八家四六文:指吴自己选编的一部骈文选本。〔2〕道光:道德的光辉。晋书·汝南王亮传史臣曰:“有晋郁兴,载崇藩翰,分茅赐瑞,道光恒典。”〔3〕私淑:私善。范成大寄题新昌小道阮诗:“勿云私淑小邑,可以匹林大邦。”后遂称未得身受其教而宗仰其人为“私淑”。〔4〕江湖:泛指五湖四海各地。场屋:科举时代试士场所之称,一名科场。宋史·陈彭年传:“彭年,太平兴国中,举进士在场屋间,颇有隽名。”〔5〕名德:德高望重。晋书·庾冰传:“冰字季坚,兄亮以名德流训,冰以雅素垂风。”元音:即母音。〔6〕四六一体:即骈文。因以四字六字为对偶故名。〔7〕通儒:指博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尉缭子·治本:“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8〕朴学:本指上古朴质之学。汉书·欧阳生传:“(倪)宽有俊才,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乃从宽问一篇。”后泛指经学为朴学。贾郑:指汉代贾逵和郑玄。贾逵为后汉经学家,精通左传,官至侍中。郑玄乃东汉时学者。〔9〕乐府: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配乐,有时也称乐府。雅骚:指诗经和楚辞。〔10〕抵鹊之山:未详。〔11〕尚质尚文:即崇尚文采与崇尚质朴。〔12〕旸谷:日所出处。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传:“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旸谷。”幽都:指北方极远的地方,旧称日没于此,万象阴暗,故称幽都。”传:北称幽,则南称明,从可知也。都,所谓聚也。”属对:诗文中两句缀成对偶。唐元稹长庆集五十六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词气豪迈,而风谓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13〕觏(gòu)闵:谓见害于人。诗经·邶风·柏舟:“觏闵既多,受侮不少。”传:闵,病也。疏:小人见困病于我既多,我又受小人欺侮不少。言觏,自彼加我之辞;言受,从己受彼之称尔。葩经:诗经之别名。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14〕偏弦:其中一弦特异也。陆机文赋:“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独茧:一茧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曳独茧之褕。”注:洗曰:“独茧,谓一茧丝为衣。”〔15〕“以多”四句:骈拇。庄子篇名。此篇言俗有美恶,道无是非,殉名殉利,则有君子小人之殊;损性残生,曾无盗跖,伯夷之异,以言仁义,非人性也。郭璞积首蛇赞:“夔称一足,蛇则二首,少不知无,多不觉有,虽资天然,无异骈拇。”重台:花之复瓣者。唐韩偓玉山樵人香奁集·妬媒诗:“好鸟岂须兼比翼,异华何必更重台。”〔16〕挦(xún)扯:执定之意。朱子全书:“甲说如此,却挦扯住甲,穷尽其辞。乙说如此,且挦扯住乙,穷尽其辞。”性灵:性情。泛指精神生活。宋书·颜延之传:“含生之氓,同祖一气;等级相倾,遂成差品。遂使业习移其天识,世服没其性灵。”〔17〕敷陈:铺叙。淮南子·要略:“分别百事之微,敷阵存亡之机。”蔚宗:南朝范晔字蔚宗。范氏曾著后汉书。〔18〕文心:此处指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一书。彦如:刘勰字彦如。〔19〕齐梁:南朝的齐朝和梁朝。王杨:唐代“初唐四杰”之王勃和杨炯。他们均以文章和诗传世。〔20〕笙:管乐器名。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簧(huáng):乐器中有弹性的薄片,用以振动发声。诗经·小雅·鹿鸣:“吹笙鼓簧,承筐是将。”疏:吹笙之时,鼓其笙中之簧之乐之。〔21〕铅黛:铅粉与黛黑。妇女涂而画眉的化妆品。刘勰文心雕龙·倩采:“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盼倩:倩,谓好口辅也。盼,谓目黑白分明也。后人因此以言姿态之美。〔22〕绮:华丽,美盛。〔23〕驰骤:疾奔。庄子·马蹄:“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掎摭:指责。曹植曹子建集九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逮于作者,而好抵诃文章,掎摭列病。”〔24〕初祖:始祖。指轩辕皇帝。陶斋吉金录四:“黄帝初祖,德币于虞;虞帝始祖,德币于新。”〔25〕真宰:天为万物的主宰,故称真宰。庄子·齐物论:“必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26〕吏曹:官署名。后汉置。掌选举祠祀之事。后汉书·百官志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注:蔡质汉仪曰:“主常侍黄门御史事,世祖改曰吏曹。”俳优:古代以乐舞作谐戏的艺人。荀子·王霸:“俳优、侏儒、妇女之请谒以悖之。”小说: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指浅薄琐碎的言论。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列于九流十家之末,谓:“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后来,凡是丛杂的著作,都称为小说。〔27〕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有大雅、小雅。雅乃周王畿内乐调。大雅多为西周初年作品,旧训雅为正,或指与“夷俗邪音”不同的正声,见荀子·王制。〔28〕伐柯:诗经·国风篇名,赞美周公之诗。诗经·豳风·伐柯序:“伐柯,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29〕枚马:指西汉作家枚乘和司马相如。卜颛:似指孔子弟子卜商(子夏)和颛孙师(字子张)。〔30〕服膺:牢记在心中,衷心信服,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矢之矣。”〔31〕染指: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宋子公)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本指以手指蘸鼎内鼋羹。后以比喻非所应得的利益。〔33〕方朔:汉代赋作家东方朔。阮咸: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乃阮籍兄之子。【赏析】所选编八家四六文钞乃清人骈文总集,共九卷;收录了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孔广森、吴锡麟、曾燠、孙星衍、洪亮吉等清代骈文大家的作品。此文为吴为此书所写的序,此序亦是骈文,被曾燠选入国朝骈文正宗。本文表现出吴对骈文的正确评论:他反对“以多为贵”、“铅饰得奇”的铺张习气;主张骈文要有“性灵”和“真情”,语言应简洁,并出自机杼为上,倘若“言不及要,则藻丰而伤繁”,而“屋下架屋”,误下歧途。至于“剪裁经文”“揣摩时好”铺张典事,就会步入骈文的下流。而吴所选的八家,则以其“语羞雷同,出则辙合,所以贵也”。此文在语言方面较为质朴,不多用典,不追求华丽辞藻,实乃清代较为难得的骈体文。

猜你喜欢
  • 苏轼《残句阳虫陨羿丧厥喙》全诗鉴赏

    阳虫陨羿丧厥喙,羽渊之化帝祝尾。

  • 《房子的事》陆建立散文赏析

    和朋友聊天时,她问我近来忙什么,我呵呵笑道,趁自己年轻力壮忙于房事。她听了顿时花容失色,是不是太直露了,说我说话稍微含蓄点好不好?

  • 李贺《将发》全诗赏析

    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作品赏析落第欲还乡也。注:1:东床巻席罢,濩落将行去:巻席,谓收拾行装也。濩落,落寞无依也。附:丘曙戒评曰:李贺不善用双字,碎碎遥遥,皆欠苍深。非惟不

  • 苏轼《与程秀才》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反复读此文,觉得正写出了个“海外东坡”来。有一点感觉特别深刻,这就是他遇事至极不堪时,常常找出点可资宽慰之处来,或以自慰,或以慰人,这是东坡在逆境中以达观排遣心怀的态度。

  • 骈文《归田赋》原文、注释和解析

    游都邑以永久 〔2〕 ,无明略以佐时 〔3〕 ;徒临川以羡鱼 〔4〕 ,俟河清乎未期 〔5〕 。感蔡子之慷慨 〔6〕 ,从唐生以决疑 〔7〕 。谅天道之微昧 〔8〕 ,追渔父以同嬉 〔9〕 。超埃尘以

  • 《只三句绝佳 李清照 赵明诚 陆德夫》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日本人的供佛龛习俗

    在日本,信奉佛教的家庭中,多设有佛龛,用来安放佛像和牌位。镰仓时代(1185—1333年)以前,佛龛只有寺院内才有,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才普及到日本普通的家庭中。明治维新以后,由于国家把

  • 巷——龙山杂记之一 柯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才有机会看见她,接

  • 《鹿鸣》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 四书五经名篇

    《鹿鸣》是《诗经》中的一篇篇名,下面对其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进行分析。 原文: 鹿鸣于乔林兮,麀止于丘隅。 乐彼之心兮,纯作忧伤。 鹿鸣于乔木兮,麀止于泽畔。 乐彼之心兮,纯作忧患。 注释: 鹿鸣:鹿发出呼喊声。 乔林:高大茂盛的林木。 麀:又称鹿,雄鹿的一种。 丘隅:小山的边缘。 乐彼之心:心情愉快。 纯作忧伤/忧患:因为雌鹿不在身边,所以感到忧愁和痛苦。 鉴赏: 《鹿鸣》这篇诗通过描写

  • “不教胡马度阴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昌龄的诗句

    王昌龄的诗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意味着他不愿让蒙古骑兵跨越阴山进入中原。下一句是“铁衣远戍边关寒”,他描述了边关上的戍卫将士穿戴铁甲与敌人激战的艰辛。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安宁的忧虑和对战争的无奈。诗句通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