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掌握着自己的命运》鉴赏
作者: 赵宁
亨利·戴维·梭罗
人类,犹如一支浮标,任何风浪也无法使它沉没,相反,它终将找到自己的安全港。
即便通过一丝裂缝或一个小小的节孔来观察,这个世界毕竟还是无比美好的。
(薛菲 译)
人类的航船向何处去?生存还是毁灭?当年哈姆雷特苦思冥想的问题已成为困扰二十世纪人们的热门话题。伴随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不断冲击,西方的存在主义者、科学技术决定论者等等,都争先恐后地预言人类已陷入不可自拔的绝境,人类正在走向毁灭,对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的论调甚嚣尘上,世界一片恐慌。丧失信仰、物欲横流,享乐主义到处泛滥正是这种大难临头的预感的一种极端表现。面对此情此景,重读一百多年以前梭罗所作的我们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温故而知新,倒是能给人以不少的启发。
梭罗并不回避现实,也不畏惧大风大浪对人类的考验,他坚信人类永远不会沉没,坚信人类依靠自身的力量终将会驶向自己安全的彼岸。这种乐观主义精神,绝非将一切托付给上天的盲目,也不是透过特制的万花筒惑人耳目的空想;恰恰相反,它正出自那并不美妙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通过一丝裂缝或一个小小的节孔来观察”的大千世界,那个风浪长驻却又生息不止,充满生命的律动的大千世界。这是梭罗的理想的立足之地,为什么不应该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立足之地呢?
擅长书写格言的梭罗以简炼的话语,通过一个通俗的比喻,道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掌握自己的命运还要靠我们自己!靠我们人类的坚定的自我信念,靠我们对所能拥有的世界的热爱,而不是敌视和畏惧!
这是作家对人类潜能充满信心的歌赞,也是他对人类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充满自豪的歌赞。
-
[原 文] 臣闻求木之①长者,必固②其根本③;欲流之远者,必浚④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⑤,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⑥乎?人君当⑦神器
-
汉字与中国文化语言是从猿到人的标志,文字则是从野蛮到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汉语和汉字,无论从历史的悠久来看,还是从使用的广泛来看,都称
-
荏苒冬春谢,寒署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俛恭朝命, 回心返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怳如或存,周惶忡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乌鸦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乌鸦的诗句,关于乌鸦古诗词诗句中有乌鸦的,描写乌鸦的诗句。七律·乌鸦·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
-
清·归庄2画竹不作坡,非吾土也;荆棘在旁3,终非其伍也4。亭亭高节5,落落贞柯6,严霜
-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出处】唐杜甫《 宿府 》。 【译注】家乡的音讯早已断绝 在这连年的战乱, 关塞重重,满目萧然, 更增添返乡的困难。 【全诗】 《宿府》 .[唐].杜甫 清秋
-
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
-
古文观止·谷梁传·有子之言似夫子 有子问于曾
-
季札观周乐季札观周乐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题解】 鲁国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中传统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对周朝的一些典籍
-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①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②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③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④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⑤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⑥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⑦ 出则衔恤,入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