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有苌楚》原文与鉴赏
作者: 夏传才 【本书体例】
【原文】:
隰有苌楚(1),猗傩其枝(2)。夭之沃沃(3),乐子之无知(4)。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5)。天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6)。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7)。
【鉴赏】:
隰有苌楚是桧风第三篇,是一首离乱之世抒发愁苦的悲歌。朱熹诗集传解释题旨说:“政繁赋重,人不堪其苦,叹其不如草木之无知而无忧也。”诗经原始则结合桧国灭亡的历史背景来理解:“此必桧破民逃,自公族子姓以及小民之有家室者,莫不扶老携幼,挈妻抱子,相与号哭路歧,故有家不如无家之好,有知不如无知之安也;而公族子姓之为室家累者则尤甚。“诗的作者就是在离乱中饱尝艰难愁苦的逃难者,他看到路旁洼地里婀娜多姿、欣欣向荣的羊桃树,触景伤怀,唱出这首意蕴深沉的悲歌。桧国是东周初期公元前769年被郑国攻灭的,这首诗大约写在这个时候。
全诗三章,每章都是触景生情,直抒感慨。第一章的大意是:洼地的羊桃,枝条婀娜而娇娆,多么鲜艳多么茂盛,我真羡慕你无知无觉,没有人间的烦恼。以下两章是重章叠唱,每章只更换两个字:将“枝”换为“华”(花朵)、“实”(果实);将“知”换为“家”、“室”。由“枝”到“华”、到“实”,显示了时间的推进,在艰难的逃亡途中奔波已久;由“知”到“家室”,是感情的推进,表明了内心的烦忧又加上家室拖累之苦。诗人反复咏叹人不如羊桃,由羡慕羊桃无知觉,到羡慕羊桃无家室,三个“乐”字,衬托出诗人现实境遇的悲惨。郭沫若认为此诗的作者是没落贵族,“表现了极端的厌世思想”(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倒不一定。我们理解为离乱者的悲歌就可以了。
龚橙诗本谊解释此诗是写“男女之思”,现代学者也有同意的,如高亨诗经今注说“是女子对男子表示爱情的短歌”。这种解法,也可存其一说。
-
[汉]民歌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
-
用美丽的景色与欢快的感情互相衬托,互相点染,这是诗人们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韦庄这首诗却不同,诗人别开生面,用美景衬托离愁,用离愁点染美景。把离愁与美景揉和在一起,使其互相作用,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晴烟漠漠,杨柳依依,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
-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甫也南北
-
江盘峡束春湍豪,风雷战斗鱼龙逃。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
《 早寒江上有怀 》 .[唐].孟浩然.下长江为海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 ①襄水:亦名襄河,汉水在襄攀市以下
-
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
【题 解】于园在瓜洲长江边,清王士祯《瓜洲于园二首》诗:“于家园子俯江滨,巧石回廊
-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希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
屈原列传 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
-
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