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相见欢》(李煜)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 唐宋词选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相见欢》(李煜)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 唐宋词选

相见欢是南唐李煜的作品,这首词表达了欢聚离别的情感。以下是该词的原文和一些鉴赏赏析以及意境解读。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词以“相见难”、“别亦难”为开头,表达了欢聚与离别都有各自的难忍之处。接着,词人运用花残、蚕尽、泪干等形象描写东风无力、春蚕完结以及灯烛燃尽的场景,凸显了离别带来的苦楚。随后,词人以晓镜愁云鬓改、夜吟月光寒来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凄凉。最后两句“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表达了对离去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悲苦的思绪贯穿,通过描绘离别和寂寥的场景,词人让读者感受到了无尽的伤感和思念之情。同时,以花残、蚕尽、泪干等形象进行描写,使词中的悲凉情调更加鲜明。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李煜以他的词艺,成功地塑造了一种离别的悲苦情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伤感和思念之情。这首词以其悲凉的表达方式和极富感染力的情感,在唐宋词中独树一帜,被人们称为“南唐风骨”。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也是李煜降宋幽囚时所作。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无半点藻饰,形同白话,却已“摄尽凄惋之神”(俞平伯语)。作者非真的无言,而是无人能够共语。他身为禁囚,已毫无自由之可言,随时有被宰割的可能。在孤独、愁闷的心情中,他迈着沉重的步履,一步一步地登上西楼。“独上”、“无言”充分表达了词人此时此刻的可怜处境与神态。李煜曾劝戒自己“独自莫凭栏” (浪淘沙),可是今日偏偏上西楼去凭栏,可见他内心充溢着矛盾。从前是“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谢新恩),“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玉楼春),那时多么逍遥自在,可如今却“独上西楼”。凭栏望,只见残月在天,冷如秋霜,一片萧瑟凄清的景象。这如钩残月照着自身,也照着那望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上西楼是为了排遣忧思,凭栏望,却更激起无限惆怅!低头只见寂静的院落中,梧桐已被一片秋色深深笼罩,一派凄凉惨淡的情景。词人在这里是写景,也是写他的内心感情,情与景已融而为一。一个“锁”字,更点明了他的身世,把他的难言的愁苦全盘托出。

上片以环境烘托感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真可谓神来之笔。尽管语同白话,而两个动词加一个比喻,顷刻间将词意推向高峰。愁恨本非实体,是无形无状的,能言传而难以捉摸。李煜用动作来形容,一团乱麻,若以快刀斩之,将迎刃而解,若能耐心去理,也能理清,而自己的繁杂纷乱的愁恨,却是用什么办法也无从排解的。正如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者通过“剪”和“理”两个鲜明动作,喻无形愁绪为具体感受,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一样具体、形象,感人至深。而末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较前更深一层。前面诉说的愁情尚能借助外物表达,而今的滋味更是难以名状。是囚徒苦,还是亡国恨?诉不尽,说不清。是悔,还是恨?无从交代,也无法交代。其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内心感受别于常人,捉摸不到,却时时撞击心头,有苦说不出,正如李清照所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片以冷月秋桐的环境渲染烘托,塑造孤独者黯然神伤的形象,下片用自然淳朴的语言,抒写内心的真情实感,通过形象的动作,鲜明的比喻,将内蕴情感充分表露,具有特别的艺术概括力。感情之流露真挚而直率,文辞之表达自然而细腻,九曲回肠,感人动情。这是出于词人的卓越的艺术才能,而主要归结于他的真情的抒发。

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黄昇花庵词选卷一)

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别是”句甚深。(徐士俊古今词统卷三)

绝无皇帝气,可人,可人。(茅暎词的卷一)

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清〕王闿运湘绮楼词选)

猜你喜欢
  • 《燕歌行》注释和全文翻译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①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②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③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④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⑤

  • 鲁迅《端午节》赏析和读后感

    【析】 塑造艺术形象,鲁迅是推崇也擅长画眼睛的。他说: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①如果狭义的理解,我们自然能够从《祝福》中找到成功的

  • 古文辞类纂《司马长卿谏猎书》全文

    司马长卿谏猎书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

  • 周济《夜飞鹊海棠,和四篁》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夜飞鹊海棠,和四篁》咏海棠诗鉴赏 周

  • 白居易《赠卢绩》全诗赏析

    余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今日相逢头似雪,一杯相劝送残春。

  • 白居易《秦吉了》全诗赏析

    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昨日长爪鸢,今朝大嘴鸟。鸢捎乳燕一窠覆,乌琢母鸡双眼枯。鸡号堕地燕惊去,然后拾卵攫其雏。岂无雕与鹗?嗉中肉饱不肯搏。亦有鸾鹤群,闲立扬高

  • 唐宋词之苏轼《定风波》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定风波》是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以音韵上变化多端的形式和深刻的意蕴展现了作者对逆境的坚韧态度。注释中详细解释了一些生僻词汇。译文将其诗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词充满了激情和力量,正如作者的性格一样。

  • 古代名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注释与译文

    【名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释与译文]这是描写洞庭湖中君山的诗句。水仙,传说舜妃娥皇、女英化为湘水之神。一螺青黛,指黑色的螺形发髻。两句的意思是:洞庭湖大概是水中女仙梳洗的地方吧?这水

  • 《拾贝》鉴赏

    作者: 姜丽华

  • 山水名胜诗之《送张嘉州》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宋)苏轼 少年不愿万户侯, 亦不愿识韩荆州①。 颇愿身为汉嘉守②, 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 梦中却到龙泓口③。 浮云轩冕何足言, 惟有江山难入手④。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⑤。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