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之涣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上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下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远地流过白云之间,孤零零的城池矗立在万仞高山之上。 上一句:黄河遥远地流过白云之间, 下一句:为什么要用羌笛怨恨杨柳,春风却无法穿越玉门关。
【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处】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意思】黄河九曲百环远远地直达白云之间,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四周环抱着万仞高山。那羌笛呵,何必吹奏折杨柳曲。凄凄婉婉,哀哀怨怨?那春风呵,怎能度过沙漠的浩瀚,来到这边远的玉门城关?【全诗】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①黄河远上:一作“黄沙直上”。历来颇多争议。其实,此句乃形容黄河上游地势极高,与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同一意思,只是李白视线由远及近,而此诗的视线由近及远不同而已。②孤城: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说指玉门关。万仞山:形容山极高。仞(ren):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东汉末则为五尺六寸。③二句意谓羌笛又何必吹出哀怨的折杨柳曲调,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外的(杨柳是不生长的)。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唐时最盛。羌笛:笛子原是羌族乐器,故称。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即羌笛所奏。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汉武帝置。古代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故名。【赏析】 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载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旗亭画壁”的“异” 事,虽然不一定可靠,但却反映出当时此诗即受到人们的喜爱。首句出人意表,先描绘出如此奇特的画面: 蜿蜒奔流波翻涛涌的黄河, 如同一条飘飞的长长丝带高挂白云间。这真可谓神思妙想,因而历来受到人 们的称赞。但是,诗人的这种描绘,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根据了绘画中特有 的透视法。透视法的视觉印象是,凡视线以下的物体,距离愈远,它在画面 上的位置愈高。黄河只是在地面流,无论如何不会与天相接,但是,当王之 涣由下游纵目向上游观望,随着视线的延伸,却觉得脚下的黄河愈远愈高, 以至于“远” “上”到“白云间”。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抓住这种视 象去创作,从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名句, 也采用的是同一观察法。所不同的是,李白的视线运动是自上而下、由远及 近,摄取的是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而王之涣的视线运动则是自 下而上、由近及远,摄取的是黄河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 第二句仍接着写景。“一片孤城”是近景,“万仞山”则是远景。远处 崇山峻岭的映衬,愈显得边城的孤危,整个意象悲壮而苍凉。诗写到这里, 仍未出现人物。但是,既有这样一座“孤城”,则会有戍边的将士。诗人撷 取这种悲壮苍凉的意象,其目的,正在于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的心态作准备, 进行环境烘托。 三、四两句,由闻笛入手写将士们的心态。乐府横吹曲·折杨柳歌 辞云: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边地环境 的荒凉,令将士们不堪;而羌笛奏出的折杨柳伤离曲调,更使将士们乡 愁难禁。但是,如仅仅只是在那里一味地“怨” “杨柳”,则本诗就完全成 了另外一种情调。这两句诗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何须”二字作转: 玉门关 外这样的苦寒边地,春风不度,杨柳难青,无法折杨柳寄情,既然如此,羌 笛有什么必要再吹奏折杨柳这样伤离的曲调呢?两句诗中,既写出了戍边 将士的思乡怨情,同时又抒发了他们豁达的胸怀;悲中不失其壮,慷慨悲 凉,与中唐以后某些边塞诗的衰飒颓唐情调显然不同。正因为如此,这首诗 成为典型的盛唐之音。【点评】这是一首情调悲而不失其壮的边塞诗。首句言,向上游望去,汹涌澎湃、波 涛滚滚的大河,似一条白练远远地伸向云间。此静态的描写,突出了“黄河”源头之高、 源流之长。也展示了边地广大、空旷、壮阔的风光,真神来之笔也。次句说,凉州边城, 犹如一座壁垒,背靠万仞高山,孤独地耸立在边塞上。此写出了“孤城”地势的险要,处 境的孤危。此二句写景,赞美边塞的壮阔雄丽,边关的险峻挺拔。第三句忽转,写所闻 之声。此句之“何须怨”,极妙,深含二意:一言边地春迟,杨柳不青,折一枝杨柳寄情不 能,何其难堪;一言孤城征夫,心怀此情,听羌笛折杨柳曲,流露出强烈的哀怨愁苦之 情。结句用典,如水到渠成。更说明了边地之苦寒,含蓄而深刻地透露了思乡之情思。 此二句抒情,是多么含蓄深沉、耐人寻味啊! 此诗悲壮苍凉,无衰飒颓唐之气,乃唐音 之正声,可谓边塞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
《水仙·促拍丑奴儿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朱敦儒
-
古文·愚公移山 列子太行、王屋二山(1),方(2)
-
新酒此时熟,故人何日来?自从金谷别,不见玉山颓。疏索柳花碗,寂寥荷叶杯。今冬问毡帐,雪里为谁开?
-
《远别离》 【作者】:李白【年代】:唐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
-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 ① ,子慕予兮善窈窕 ② 。 乘赤豹兮从文狸 ③ ,辛夷车兮结桂旗 ④ 。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⑤ 。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⑥ ,路险难兮
-
苏氏别业祖咏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祖咏(699—约746),
-
高原上壮观的文学树林——宁夏文学创作管窥◎蔡家园宁夏文学是黄土高原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新时期以来由“一棵树”(张贤亮)发展到“三棵树
-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
-
《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惜时贵学”类的诗句。 人生活在世上的时间极其短暂。时间仿佛在催促人们走向衰老。而此地重峦叠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