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苏氏别业》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苏氏别业
祖咏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祖咏(699—约746),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开元十二年(724)举进士,曾任驾部员外郎。因仕途坎坷,遂归隐汝坟(今河南汝阳、临汝之间)别业。以渔樵终。其汝坟别业诗称:“失路农为业,移家到汝坟。独愁常废卷,多病久离群。鸟雀垂窗柳,虹霓出涧云。山中无外事,樵唱有时闻。”与王维交谊甚深,王维赠祖三咏说:“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其诗多咏隐逸生活、山水田园风光,诗风与王维接近。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一首又四句。
苏氏别业,“苏氏”为谁不详,“别业”即别墅,为苏氏隐居的住所。从诗中所提到的地名来看,当在长安的西边。此诗似为祖咏归隐前的作品。
首联写诗人对苏氏别业的总的感受。起句写苏氏别业的环境,突出了一个“幽”字,这个幽字写得很简约,但是内容丰富,如幽寂、幽静、幽美、幽闲、幽深、幽雅等,颇耐人寻味。次句写苏氏别业的影响,以至于诗人在到来之后便产生了归隐之心,这就进一步肯定了苏氏别业之令人向往。这两句诗还造成悬念,使读者探询“幽”在何处?“隐心”即隐居的念头。
颔联写苏氏别业的外景。三句写门窗对着终南山,可以说景观很好。如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诗说:“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南山”即终南山,在长安城南30里处。四句写沣水映照着苏氏别业的园林。“沣水”,发源于秦岭北麓沣峪,绕长安之西,流至咸阳市汇入渭水。可见苏氏别业坐落在长安的西面。
颈联写苏氏别业的内景。五句写竹子上还覆盖着经冬的积雪,作者对经冬的积雪似乎特别喜爱,他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曾围绕终南望余雪的考题,写出了“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名句,可谓写景如画。此句以竹为经冬雪的载体,也可谓新颖独到了。六句写庭院里尚未黄昏就变得阴暗了。这表明庭院周围的树木竹林是多么茂密,则苏氏别业环境之幽静、幽深也就可想而知了。
尾联写苏氏别业主人之幽寂、幽闲与幽雅。七句写苏氏选择了与功名利禄隔绝的隐居生活,所以绝少与官场人士来往,因而造就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寂寥的生态环境。末句写正因为如此,苏氏才能从时间与心理两个方面真正空闲下来欣赏鸟鸣,它是那么的自然和谐,而这也是诗人产生归隐之心的主要原因,后来诗人果然走上了归隐之路,也许与这次造访苏氏别业多少有点关系。
此诗的结构颇受称赞,清人黄生唐诗摘钞卷一评曰:“起联总冒格。一二平直,三四雄浑,五六精工,七八渊永。五律调法匀称无逾此篇。通篇以‘生隐心’作骨,而所以‘生隐心’则在一‘幽’字,故中二联极力写‘幽’字。第七句束上四句,以应首句。‘生隐心’意只在末句暗应。”
-
此词开头两句中的五柳坊、百花洲皆清江附近。起拍描写了词人隐居地仙境般的环境。先写居处所见:柳绿如烟,葱茏翠碧,景物朗润。此写地面之景。苍穹红云,绚丽而璀璨。此写天上之景。一幅夕阳山村之景的画面,展现眼前。这也是仅举一端,美景当不止此。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城市生命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赞颂生命的诗,急要!!!,与生命有关的诗句,爱护城市的诗句。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仍在反复地低语,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
-
依著大别山向北而来,地势越来越平,走到寿春地界,可谓一马平川了,平原拥堵到淮河边,便有一些奇妙的地貌,沟塘堰坝很多,杨柳、椿树、楝
-
《诗人小传·阿利克·德温特·霍普》 当代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出生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库马,先后就读于悉尼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终身教授。他的诗集有《漫游岛》、《诗
-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她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
-
碎碎织细练, 为君作繻。 君行岂有顾? 忆君是妾夫。 昔者得君书,闻君在高平。 今时得君书,闻君在京城。 京城华丽所,璀璨多异人。 男儿多远志,岂知妾念君? 昔者与君别,岁律薄将暮。 日月一何速,素秋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①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 。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④ ,水中藻、荇交横 ⑤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
《淮南子》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 全文、注释、鉴赏
〔主术训〕 禹决江疏河 ① ,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 ② ,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夫推而不可为之势 ③ ,而不修道理之数,虽神圣人不能以成其功,而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