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朱敦儒《促拍丑奴儿水仙》咏水仙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朱敦儒《促拍丑奴儿水仙》咏水仙诗赏析

水仙·促拍丑奴儿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朱敦儒

清露湿幽香。想瑶台、无语凄凉。飘然欲去,依然如梦,云度银潢。又是天风吹澹月,佩丁东、携手西厢。冷冷玉磬 ,沈沈素瑟,舞遍霓裳。

本词咏吟的是水仙花。水仙的栽培在宋代盛极一时,许多有名的文学家如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张耒、朱熹等,都有水仙诗词留世。可是在宋以前,至今尚未发现有文学作品提及水仙,由此可知水仙花在我国栽培的历史仅千余年。然而,由于水仙的花朝是在严冬季节,它敢于傲风霜,斗冰雪,在酷寒中泛香弄影,仪态万千,一身冰肌玉骨,亭亭玉立于水石之上,那种超尘脱俗的样子甚至连“岁寒之友”中的梅花也比之不及,怪不得古人将一大堆动听的名字奉送给它:“天葱”、“玉玲珑”、“雅客”、“雅蒜”、“雪中花”、“丽兰”等,而“凌波仙子”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

“凌波仙子”是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诗中名句所言:“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意思是说水仙是天上仙女下凡而变幻来的。这种把水仙花和天宫神女相联的说法在古代很普遍。如宋诗人刘邦直咏水仙:“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娥眉簪一枝。”称水仙有天仙风度。明人李东阳水仙诗:“淡墨轻和雨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称水仙是仙子。宋人杨仲元还把水仙花比作水中女神宓妃即洛神,他模仿曹植洛神赋创作了水仙花赋,对后来咏吟水仙的作品影响很大。

朱敦儒的这首促拍丑奴儿·水仙词上下片连成一气,并无明显介限,除开首第一句“清露湿幽香”外,其余部分均以想象之辞,写“凌波仙子”的重返天空。全词意境飘缈,辞采丰赡,情愫浓郁,表现了词人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段,体现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精神。

“清露湿幽香”,是词人对水仙外形的描摹。你看这株水仙花,在翠绿的叶丛中抽出花茎,顶端开出洁白的花朵,素雅清新,风韵独物。那滴滴清露湿润了水仙的花叶,仿佛是刚刚出浴的神女,显得那样幽雅秀丽,清高不凡。“想瑶台”两句,写作为凌波仙子的水仙女神,想起了在仙境中居住时的那些难忘的欢乐,再看看眼下被贬下凡后的落寞环境,不禁缄默无语,沉入暇想之中了。瑶台,为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飘然”三句,写神女决心返回天宫。“依然如梦”写她对贬谪人间的那段日子的痛苦回忆。“云度银潢”,以夜云掩映银河的景象再次引导神女的视线注视天上,使她下决心重返瑶台。“潢”,原指积水池,此为河。“银潢”即银河。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天仅台诗有“汉水东流旧见经,银潢左界上通灵。”

下片“又是”三句,写神女返回天宫后又同昔日的女伴们相聚相欢了。“又是”句言外之意是过去与女伴共处的环境即为“天风吹澹月”,今日又见如此,怎不令人欣欣然? “丁东”为象声词,是玉佩相击之声,此借代为玉佩。这两句是说神女们个个身系玉佩,手拉着手向西边厢房跑去,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泠泠”三句写神女们又在一起轻歌漫舞,尽情欢乐,而凌波仙子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归宿。“泠泠”是象声词,形容声音清脆悦耳。文赋有“音泠泠而盈耳”。用以形容玉制乐器的声响是再也合适不过的了。“沈沈”同“沉沉”,指低沉婉转的声音。“素瑟”指不加装饰的瑟。晋书 ·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即用此意。“霓裳”是著名舞蹈“霓裳羽衣舞”的简称,唐时杨贵妃便擅长跳此舞。三句诗写神女们欢快地敲击玉磬,抚弄琴瑟,纷纷跳起多姿的舞蹈,用以欢迎凌波仙子的到来。作者就在这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词,暗示了对神女归天的衷心祝愿,从中也透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精神。

猜你喜欢
  • 故乡吟 [德国]荷尔德林

    船夫快活地回到平静的内河, 他从遥远的岛上归来,如果他有收获; 我也会这样地回到故乡,要是我 收获的财产多如痛苦。 你们,哺育过我的可敬的两岸啊, 能否答应解除我爱的烦恼? 你们,我孩提时代玩耍过的树

  • 杜牧《题商山四皓庙一绝》全诗赏析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 “见得思义”注释、译文和感悟

    子张曰:“士 ①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论语·子张》一) 注释 ①士:读书人,知识分子。 【译文】 子张说:“读书人应该做到:遇到危险时则勇于献身,有利可得时则想想它是否符合义,即见利思义。”

  • 中学生《忆江南》古诗词鉴赏

    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原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2

  • 岑参《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全诗赏析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 《雪梅·[宋]卢梅坡》原文与赏析

    [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开放

  • 古诗《虞美人》赏析解读

    短亭过尽长亭到 ① ,未忍过征棹 ② ,天涯 自是别 离身。再折一枝杨柳,赠行人。 淮阴堤上残阳里,暮草连空翠,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各西东。 这首词写朋友离别时的那种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全篇

  • 《竹枝词二首 一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

  •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李白咏月诗赏析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李白咏月诗赏析 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重庆400044 摘 要: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对月情有独钟 , 一生写了三百多首与月有关的诗作。本文以其中的三首咏月诗为基点 , 探讨了李

  • 刘禹锡《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咏菊花诗鉴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