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观的《春日》是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词作品。下面是《春日》的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日》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川河流和楼阁的景色,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壮丽。首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意味着白天的光芒消失在山巅,而黄河水流则汇入大海。这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广大。
第二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诗人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希望能够更高地远眺千里山川...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8 阅读(0) 评论(0)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张九龄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翻译:
明亮的月光在海上升起,在天涯共同出现。
意思:
诗人表达了他与情人相隔的遥远距离,然而在这个时刻他们可以与共享同样的明亮月光。
上一句:
“海上生明月”,
下一句:
“天涯共此时。”
【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8 阅读(0) 评论(0)
-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意思:
朝早离开了白帝城,离开了美丽的云间。
一天之内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
上一句:无辞彩云间
下一句:千里江陵一日还
【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出处】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译注】早晨,我辞别了满布美丽彩云的白帝城,由于舟行迅...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黍离》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属于《小雅》系列,是先秦时期的作品。下面将为你提供《黍离》的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原文:
黍离于穗,菽麦侵之。
将之以麻,绩之以黄。
黍秀于陇,菽麦秀华。
将之以蕃,绩之以璈。
被褐砲弓,卫星旗旄。
以公维私,不遗于家。
注释:
...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洪范》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讲述的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和原则。下面将根据要求为您提供一些对《洪范》的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原文:
宰予春秋,《爾雅》、《風》、《訓》、《說文》、《字》、《鄭氏箋注》庶幾之注。
洪范之義,圣人之意也,故之於言也范也。
注释:
宰予春秋:指宰予撰写《春秋》一书,宰予是春秋时期的史学家。
《爾雅》、《風》、《訓》、《說文》、《字》、《鄭氏箋注》...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上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一句:蜡炬成灰泪始干。
翻译及意思:
春天的蚕虫积极地吐丝,直到它的生命结束,丝线才停止生产。
蜡烛燃尽变成灰烬时,眼泪才开始流干。
这句诗形容了生命的短暂以及人们追求事物的终极之美而付出的努力与代价。【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处】唐·李商隐《无题》。【意思】春蚕直到死才把丝吐尽,蜡...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翻译:
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
明天来到绮窗前,寒梅已经开满花朵。
上一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下一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出处】唐·王维《杂诗·其二》。【译注】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上一句是:
“春心
下一句是:
一寸相思一寸灰。
翻译:
【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意思】怀春之心还是不要和春花 争发竞放吧,寸寸相思最终只能带来失 望,化作点...
“春天的心情与花朵争相开放,一寸的相思就有一寸的灰烬。”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昌龄的诗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
如果让龙城中的军队能够展开攻击,
就不会让胡马跨越阴山。
上一句:无
下一句:已寒深、忽见雁来时【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处】唐·王昌龄《出塞》。【意思1】原意是说不让胡人骑兵越过边境。后泛指不让敌人入侵。教:使,让。胡马:胡人的骑兵。度:度过,越过。阴山:在今内蒙...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
“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中秋月》是北宋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思乡之情。
注释:
中秋月:指中秋夜的明亮圆月。
辉光:明亮的光芒。
清光:明亮中透出的清澈光芒。
耿耿:形容月光明亮而持久。
从云端:从云层中升起。
照彻:照亮。
河汉:银河。
年年:每年。
人共饮:人们共同饮酒。
翻译:
中秋月明亮而持久的辉光从云层中升起,照亮了整个天空。月光洒下来,照亮了银河。每年的中秋夜...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注释及赏析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辞别诗,通过描绘梦中游览天姥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上一句:俱怀逸兴壮思飞。
下一句:欲上青天揽明月。
翻译:
我们都怀有激情和向往,希望飞上青天,抱取明亮的月光。
【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出处】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译注】我们都怀着超逸的兴致和 宏大的志愿,飘然欲飞,想上青天把明 月抱在怀中。揽(lǎ...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采葛
《离骚》篇第七章
皇天无道常作牵,河渎未清都多阐。
圣人骤起金城兮,百金之令以要诠。
手持金车跂双骏,未央之地而常番。
澄之殿下在区宇,骑飞丝竞还家之蜂。
五六天子毕重难,归籁聊以安无极。
麽旭旦生,东旭不争角。
驾飞乘奔骘,日就一室。
中夜经有节,星辰以驻内。
潜戒修揖,悄以成命事。
召而俊拔兮,遂继以...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湾的诗句
上一句:客路青山外
下一句:行舟绿水前
翻译: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意思:
客人已经来到了青山之外,行船划过绿水之前。
请注意,回答中无法放置 HTML 标签。【诗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出处】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意思】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江上正好行船。【全诗】《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鹿鸣》是《诗经》中的一篇篇名,下面对其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进行分析。
原文:
鹿鸣于乔林兮,麀止于丘隅。
乐彼之心兮,纯作忧伤。
鹿鸣于乔木兮,麀止于泽畔。
乐彼之心兮,纯作忧患。
注释:
鹿鸣:鹿发出呼喊声。
乔林:高大茂盛的林木。
麀:又称鹿,雄鹿的一种。
丘隅:小山的边缘。
乐彼之心:心情愉快。
纯作忧伤/忧患:因为雌鹿不在身边,所以感到忧愁和痛苦。
鉴赏:
《鹿鸣》这篇诗通过描写...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
上一句: 卧龙生,天下有奇才。
下一句: 心有灵犀一点通。
翻译:
我没有彩色羽毛,也没有双飞的翅膀。
上一句:卧龙生,天下有奇才。
下一句:我心与他有一种心灵的默契。
意思:
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描述了主人公自谦地说自己没有华丽的外表和高超的才艺,但他相信自己内心与他人有一种默契...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7 阅读(0) 评论(0)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翻译:
红豆在南方生长,春天来了发出一些芽枝。
希望你采摘得多一些,因为这个物品最能表达思念之情。
上一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下一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出处】唐·王维《红豆》。【译注】红豆生长在南方,春...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6 阅读(0) 评论(0)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崔颢的诗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上一句:黄鹤一去不复返。
下一句: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两句是崔颢的《黄鹤楼》中的诗句。诗人通过形象地描绘了黄鹤离去后,千年白云依旧的景象。黄鹤象征了过去辉煌的历史时代,而白云则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诗句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缅怀和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6 阅读(0) 评论(0)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翻译:Endless falling leaves rustle down, the boundless Yangtze River rolls ceaselessly.
意思:这里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大量枯叶无休止地飘落下来,长江水势汹涌不止。
上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下一句: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6 阅读(0) 评论(0)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之涣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意思:
白天的太阳坠入山尽头,黄河汇入大海之中。
如果想要将远方千里尽收眼底,就要再向更高一层楼攀升。
【诗句】白日...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6 阅读(0) 评论(0)
-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 唐诗宋词名句
生者如过客,死者如归人。天地一同是旅途,悲哀贯穿万古尘。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十)惆怅叹惋”类的诗句。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6 阅读(0) 评论(0)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上一句:正是江南好风景。
下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
翻译: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Translation:
It is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Jiangnan, and it is also the season of fallin...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6 阅读(0) 评论(0)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上一句:大漠孤烟直。
下一句:长河落日圆。
翻译:
在广袤的沙漠上,独自升腾的烟雾直直地飘荡。
夕阳在长江上逐渐落下,形成一轮圆圆的光晕。
意思:
这是王维的《辋川集·渭川田家》中的两句诗。上一句描述了大漠中升起的孤独的烟雾袅袅升腾的景象,下一句描绘了长江上橙红色的夕阳渐渐落下的美景。整体意境借此表达了辽阔自然景色中的宁静与...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昌龄的诗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上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下一句:千里江山寒色归。
翻译:
如果洛阳的亲朋好友询问我的近况,
我的心就像是一块冰,存在在一个玉壶之中。
这一片江山的寒冷色彩又回到了千里之外。
【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意思】相问:问起我的情况。冰心:...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