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 先秦散文
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
翻译:齐国与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被称为“齐晋鞌之战”的战争,这发生在成公二年。
全文:
成公二年,齐师救晋。晋文公曰:“齐师来!奈何?”赵鞅对曰:“不来,则晋之政命去矣。”赵盾对曰:“不来,则齐之颠覆速矣。”文公曰:“奈何?”对曰:“不能救,则以东方之兴我灭吾宗族。”文公曰:“召之。”召齐师。赵人使公子翬埋胎矢,守要害之道,剖帅...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翻译:当四月人间的美好花朵渐渐凋谢,山寺里的桃花开始盛开。
上一句:渐渐凋谢的四月芳菲。
下一句:盛开的山寺桃花。
【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处】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意思】人间四月,繁花落尽,而山 上古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芳菲:指芳 香美丽的花草。此联的意思是:四月里,山下...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意思:你们的身体和名字都会消失,但大江河流却不会消逝。
上一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下一句:
此恨绵绵无绝期,和声梦里蝴蝶飞。【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意思】你们这些人的身躯与名声 都消失了,却无碍于王、杨、卢、骆的...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上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下一句:乱花渐欲迷人眼。
【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出处】唐·白...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孟浩然的诗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翻译:An old friend has prepared millet and invited me to his rural home.
意思:我的故友准备了鸡肉和黍米,邀请我去他的田园家中。
上一句:故人具鸡黍
下一句:邀我至田家
【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处】...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洞庭湖上航行时的美丽景色。
念奴娇·过洞庭
黄鹤楼前日出东,流水下来人初聚。
闲言长话,莫罗唱和。四方客游曾住,九派出没知何处。
霞笼十里,烟波三思余。
寻出水际碧悠悠,时人好望空儿舞。
秧歌未散,宛烁画船吴。
右江声...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上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下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翻译: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上一句:当感叹时光如梭,眼泪如花飞溅,悔恨别离所带来的心灵撞击。
下一句:这首曲调只有天上的神仙能倾听,凡人在世间能有几次机缘聆听。【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注释1】 同是: 两人都是...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何时能一起剪断西窗的烛光,再谈论起巴山的夜雨时候。
上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
下一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意思】何时才能和你坐在西窗下, 一边剪去烛芯,一边追述今日巴山夜雨 之时我对你的思念?何当:何时能。剪 烛:剪去烧残的烛芯,使...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湾的诗句
上一句:“想见东篱久,胡为乱秋弦。”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一句:“青门柳色新,知是故园远。”
这首诗的意思是:想要看到久违的东篱,为何琢磨着弄乱秋天的琴弦。乡书何处送达呢?正好归属洛阳边的候鸟。青门外的柳树显得嫩绿,使人知道故园的距离已变得遥远。【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处】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意思】我的家书应该寄向...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上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
下一句:此恨绵绵无绝期。
翻译:有时候,天长地久的情感也会有尽头,但是这份爱恨缠绵却没有结束的时候。【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意思】天长地久都有个尽头,惟有此恨是不会有断绝的时候。谓唐玄宗与杨贵妃生离死别,抱恨之深长。“天长地久有时尽”,现在多...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5 阅读(0) 评论(0)
-
“楚怀王过听于张仪(秦策二)”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 先秦散文
楚怀王过听于张仪(秦策二)
楚怀王聆听到了张仪的言论(《秦策二》),全文如下:
华阳夜语曰:“楚王修筑宫室,郑矣哉!”楚怀王遂下令,欲自改旧宫室,兴建新的辉煌宫殿,实现自己的野心。
宫室起,怀王宿竟夜,寤寐多见其非。心欲已,而术士以为病恶亡。出栎阳思食,甘旨就林。客闻之,既朝夕见于楚宫,而怀王患其言害已也。亡者所盛,多梨,人人欲争入。怀王独,曰...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程颢《秋月》是南宋程颢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秋夜的月亮。下面对《秋月》进行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注释:
1. 归鸟:天倾向黑暗的时候鹤、鸥、逆翔鸟等都会飞回巢穴,因此称为归鸟。
2. 似花非花:形容月光明亮,似花朵一样。
3. 如把剪,如紧盖:月亮形状圆满如剪和盖子。
4. 忽忽:形容月亮明亮且闪烁的样子。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唐代贺知章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饱含了离别与归乡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乡音、乡情和人生变迁的思念和矛盾之情。
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揭示了诗人小时候离开家乡的情景,而“乡音无改鬓毛衰”则表达了岁月离家后对诗人带来的磨砺与沧桑。
整首诗上下两句呼应,揭示了人生的变迁。第一句以“少小”、“乡音”让人联想到年少时的离家、乡音的浓郁;第二...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和赏析 - 宋词三百首
原文:夜雨寄北,银烛渐朝天。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
洞庭青草,何时拂上牵牛郎?隔篱呼取尽多少,只在此山中。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愿君多采撷此物,长与故人传。
天极,秋无际,魑魅扰人心。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孤帆过。
尘事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明。风雨何时堪旅客,尘心尚未平。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在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归园田居》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之一,作者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以下是《归园田居》的原文、鉴赏和解析。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鉴赏: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田...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痴婆子传》是一部明清时期的小说,下面是原文和解析:
原文:
痴婆子从小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她因为天生智力有所不足,被人称作“痴婆子”。尽管如此,她勤劳善良,与人为善。她常常去山里采草药,捡漂亮的石头,然后用自己的手艺制作药膏和首饰。虽然她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她总是乐观向上,从不抱怨自己的困境。
解析:
《痴婆子传》是一部明清时期的小说。
痴婆子从小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她...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五蠹"是一篇先秦散文,下面将为您提供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五蠹:
蚁蠹害稻粱,鼠蠹害囤廪,虫蠹害文章,贼蠹人家,盗蠹财货。
凡此五蠹,妖孽之虫也。
注释:
蠹(dù):害虫,蛀虫。
稻粱:指谷物(稻和粱是两种常见的谷物种类)。
囤廪(tún lǐn):储粮的仓库。
贼...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When people are idling, the osmanthus flowers fall. The night is quiet, and the spring mountains are empty.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As the moon rises, it startles the mounta...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上一句:单车想要询问边境,
下一句:属国途经居延。
翻译:骑着单车想要询问边境,经过国境关卡居延。
征途上的流浪者穿越汉朝的塞外边界,归来的候鸟飞入北方胡人的天空。【诗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出处】唐·王维《使至塞上》【意思】 我坐着轻车,...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昌龄的诗句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上一句:感时花溅泪
下一句:恨不相逢未嫁时
翻译:
一个冰心存在于玉壶之中
上一句:在感受时光的流转中,花朵掉下了泪水
下一句:我痛恨不能在未嫁的年龄与你相逢
【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意思】我的心,仍象冰一样,在玉壶中闪光!【...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 小令鉴赏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一首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的词。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心境低落的时期,用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雨夜的凄凉和孤寂的心境,寄托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爱情的思念。
词的开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立即勾勒出一片阴雨连绵的夜晚氛围,灰暗的天空与暴风骤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人以阴郁、寂寞的感觉。作者在这样的气氛下饮酒入眠,第二句"试问卷帘人...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西鄙人的诗句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北斗七星高,指的是北斗星座中七颗星星的高挂。
哥舒夜带刀,形容哥舒翰(古代将领)在夜间带着刀剑警戒。
至今窥牧马,形容他一直监视着牛羊们的安危。
不敢过临洮,说明他对于临洮这个地方并不熟悉或有所忌惮。
上一句: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下一句: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诗句】...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4 阅读(0) 评论(0)
-
韩愈《师说》原文注解与讲解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韩愈《师说》是一篇表达对师道尊严的诗文。原文如下:
师说逗长者,教授敦诲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日期不得而见君。
蚁穴无崩溃,大厦汹汹之所乳。
虽为小人度,自可以致君。
涓涓滴石穿,炀炀帝王之所轻。
人哀其不幸,于嗟其忠也。
麟听敲尺石,彩筮由尔出。
补之罔空缦。
下面是对原文的注解和讲解:
师说逗长者,教授敦诲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日期不得而见君。
这里的"师说逗长者"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3 阅读(0) 评论(0)
-
《株林野史》是一部明清时期的小说作品。这部小说以官员林清为主人公,并以他在株洲地区的历史故事为背景展开。“株林”是指这个地区的林木丰盛。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林清与当地居民、地方政府以及外地官员之间的一系列冲突和纠纷,以及他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和为民众谋福利的经历。
这部小说以文言文写作,里面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和对话等手法来展现故事情节。小说的内容丰富多样,有许多描写自然风景的部分,也有许多关于人物的心...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3 阅读(0) 评论(0)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韦应物的诗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上一句:春潮带雨晚来急,
下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
翻译:
春潮带着雨,在傍晚时分迅猛地来袭,
在野外的渡口,没有人,舟自横。
【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处】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意思】傍晚,春潮带着春雨,水势 湍急,郊野的渡口没有人,只有一叶孤 舟...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1-2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