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神童庄有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折桂令·寄远朝代:元代作者:乔吉原文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昨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赏析起首一问,实...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宋史程迥传【原文】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家于沙随,靖康之乱,徙绍兴之余姚。年十五,丁内外艰,孤贫飘泊,无以自振。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登隆兴元年进士第...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纸上谈兵文言文及其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注释⑴天门山:位于安...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译文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上学的时候,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1原文...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容斋随笔·卷四·张浮休书的文言文...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译文天气刚刚变暖,时而还透出一丝丝的微寒。一整天风雨交加,直到傍晚方才停...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1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云外月,风前絮。情与恨,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明史·张孟男传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广平推官。稍迁汉中同知。入为顺天治中,累进尚宝丞。高拱以内阁兼吏部,其妻,孟男姑也,自公事外无私语。拱憾之,四岁不迁。及拱被逐,亲知皆引匿,孟...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唐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代〕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唐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代〕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以父师德任淮南转运副使。山阳令郑昉赃累巨万,亲戚多要人,景宪首案治,流之岭外,贪吏望风引去。徙京西、东转运使。王逵居郓州,专持官吏短长,求请贿谢如其所欲,景宪上其恶,编置...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赏析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赏析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作者:张鎡朝代:宋朝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便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波双秀...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原文:折桂令·客窗清明元代:乔吉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赏析:乔吉卒于至正五年(1345)二月,...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
-
猴弈【原文】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03-2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