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陵·庾信》原文与赏析
庾信
故人倘思我, 及此平生时。莫待山阳路, 空闻吹笛悲。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蕴含了相当丰富复杂的感情内容。
庾信说“故人”(指徐陵)如果思念我的话, 一定会联想到我的平生,“平生如所闻”(集周公处连句),我在北朝备受优待,高官厚禄,为北周滕王、赵王至交,这些消息一定随着骂声传到南朝,您也有所闻吧!然而故国覆灭,父母妻子惨遭虏掠,南方人民被杀戮受流徙的残酷现实,被迫羁宦北朝后我含垢忍耻, 自责自悔,感慨愤激,这种炽烈的身世之感、国破家亡之痛,故人能理解吗?我说了您又能相信吗?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
故人如欲一见或一通音讯,那么“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这两句用魏晋之交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思旧赋中的典故。向秀曾与嵇康一起锻铁,又曾与吕安一起灌园,以示与当局不合。后来嵇康、吕安因反对司马昭被杀,向秀慑于司马氏威势,被迫去洛阳应郡举。当他从洛阳回来,经过嵇康的山阳(今河南修武县)旧居时,闻“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嘹亮,追思曩者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辞中有“经山阳之旧居。……”庾信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我也许命在旦夕,您要是想一见或一通音讯,趁我现在还活着,否则恐怕只有象向秀一样,来凭吊我的旧居了,那时只好“空闻吹笛悲”了。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庾信并不以在西魏、北周做什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之类的大官而心安理得,沾沾自喜,所谓“荷恩眄”而“忘其羁旅”,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故国乡关深挚的思念,对自身遭遇难言的隐痛,都在对故人的思念中涌吐了出来,含蓄而深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至信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则非陵(徐陵)之所能及。”所谓“悲愤出诗人”,确矣!
-
作者: 孟祥锡 【本书体例】
-
【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注释与译文]“岁岁”与“年年”,同义重叠。两句是说:时光流逝,年复一年,花开花落是相似的,但是人的一生却青春不再,红颜易老。诗句以鲜明的对比,慨叹时光流逝的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荷花莲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莲花的古诗词,关于莲花和荷花的诗句,写荷花的诗句古诗大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翻译: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
-
先君子 ② 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
-
微风萧萧吹菰蒲①,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夜深人物不相管②,我独形影相嬉娱。暗潮生渚吊寒蚓③,落月挂柳看悬蛛。此生忽忽忧患里④,清境过眼能须臾⑤。鸡鸣钟动百鸟散⑥,船头击鼓还相
-
水调歌头 【宋】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尤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08字的古诗词作品,内容包括一百零八字的古诗词,求108字的古诗词速度,一百零八字的古诗词。一萼红宋·姜夔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沈沈。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
-
拜赦古州南,山火明烈烈。州人共喧喧,两◇扶白发。丁宁天语深,旷荡皇恩阔。乃知天地施,幽远无间别。欣欣草木意,喜气消残雪。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杜甫的这首诗是《登高》。全诗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感伤之情。他看到国家处于破败之中,但山河风景依旧美丽。城中春天的景色恍若无事,然而诗人深知其中的悲凉。烽火连绵了三个月,家书却如同金子一般珍贵。岁月无情,他的白发搔得更短了,几乎撑不住戴着发簪了。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身境遇的无奈。
-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