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尼姑双垂泪·清代民歌》原文与赏析
清代民歌
小小尼姑双垂泪, 合下经本紧皱着蛾眉。叹人生枉生世界难消退, 恨爹娘自把银牙来挫碎。念了声南无, 奴要少陪; 逃下山, 要配姻缘自己配。叫师父: 得罪、得罪、真得罪!
这是一首谐趣充溢的民歌。
“小小尼姑”是作品里的主人公。作品所要写的是这位小尼姑对人生欢乐和幸福姻缘的追求,可是,它却没有明笔直陈,而是先从小尼姑的泪水写起,花了相当多的笔墨写她的沉思、悲叹和痛苦等一系列情态与心理,然后才回笔点题,让她毅然决然逃下山去。这种构思,意蕴丰厚,形象饱满,曲折有趣。“双垂泪”,两眼泪水下挂,表明女主人公内心正充满着痛苦,但为什么痛苦,暂不说明。“合下经本”,写其动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典型细节。第一,进一步从女主人公的所事上落实了她的小尼姑身份;第二,交代和暗示了她与世隔绝、枯燥无味的生活;第三,把合下经本的动作放在垂泪之后(而不是在前),表明她早就“心不在经”了。“紧皱着蛾眉”,写她的思考,写她的美貌。“紧皱”眉毛,是人们思考的表征,但小尼姑此处的皱眉,不是思考的开始,而是思考的继续和深化——她在“双垂泪”之前,早就在思考、在悲叹、在恼恨了,把经书捧在手上,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此时,一个“合”字加上一个“紧”字,暗示她在进一步的思考中也许会下定某种决心,作出某种决定。
那么,她思考什么?悲叹什么?恼恨什么?作出了什么决定?她“叹人生枉生世界难消退”,她“恨爹娘自把银牙来挫碎”。“枉生世界”,白白地活在世界上;“难消退”,指思念红尘的“杂念”难以消除。“自把银牙来挫碎”, 自己恨得把洁白的牙齿都咬碎了——这自然是夸张。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位小尼姑十分珍惜人生,不愿意让自己可贵的青春消磨在与世隔绝的枯坐寂诵之中;她恼恨自己的父母,恨他们不该送她到这个百无聊赖、毫无欢乐的鬼地方。这一“叹”一“恨”,包含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奠定了她选择生活道路的基础,是洞烛心灵的勾魂摄魄之笔。正是立足于这样严肃的思考,于是,她下定了决心,作出了决定:“念了声南无,奴要少陪;逃下山,要配姻缘自己配。”“南无”,音na mo,是佛教徒用在佛、菩萨名前表示尊敬的敬词,相当于“归敬”、“敬礼”之类的意思。“少陪”,是“不再奉陪”的客套话。这里的“南无”和“少陪”,都是对佛的调侃和戏谑。“逃”字用得极其形象,它表明这位小尼姑不愿再忍受佛门清规戒律的束缚,终于下定了冲出佛门的决心,走向了人间。她要回到人间去干什么呢?自己去寻找理想中的伴侣,追求人生的欢乐和爱情的幸福。至此,笼罩在女主人公心头的愁云苦雾终于统统消散,其心灵的秘密全部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结句显得轻快、欢乐、诙谐,十分切合女主人公此刻的愉快心情。我们似乎看到这位小尼姑一边在山路上跳跃,一边不断回头取笑那位一直严厉管束着她的师父:再见,师父;我没跟你说一声就走了,实在对不起!一位从精神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少女,又重新以其天真活泼的形象浮现在读者眼前。
这首民歌的喜剧趣味很浓。诵佛念经本来应该十分虔诚,可小尼姑却“心不在经”,貌庄而心渎,诗歌起始便初露表里相左的诙谐之趣。一声“南无”,念在她与神佛决绝之时,显然是一种嘲弄;而“少陪”的戏言,则又是有意以凡俗之态表示了对神圣之佛的大不敬,诙谐之趣渐趋浓烈。至全诗结束,连用三个“得罪”,极尽调侃嘲讽之能事,更使作品的喜剧气氛达到了高潮。作者正是借助于这种喜剧气氛,热烈赞扬了小尼姑追求人生幸福的勇敢行动。
-
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为问何如插杨柳,明年飞絮作浮萍。 作品赏析【原题】: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其法,戏赠二首
-
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目送楚云尽,心悲胡雁声。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
-
先帝昔晏驾,兹山朝百灵。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叮坡陀因厚地,却略罗峻屏。云阙虚冉冉,风松肃泠泠。石门霜露白,玉殿莓苔青。宫女晚知曙,祠官朝见星。空梁簇画戟,阴井敲铜瓶。中使日夜
-
一天闹钟应当,而且果然,在六点半响了。睁开半只眼,日光还没射到窗上;把对闹钟的信仰改为崇拜太阳,半只眼闭上了。八点才起床。赶快梳洗
-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良冶(yě):善于冶炼铸造的工匠。裘(qiú):皮衣。良弓:善于制造弓箭的人。箕(jī):簸箕。父亲会冶炼金属,儿子就能触类旁通,学会缝皮装;父亲会造弓,儿
-
训曰:孟子云:“持其志,无暴其气。”人欲养身,亦不出此两言。何也?诚能无暴其气,则气自然平和;能持其志,则心志不为外物所摇,自然安定。养身之道,犹有过乎此者乎? 【注释】 持:保持。暴:又猛又急。 【
-
这首《小重山》虽然没有《满江红》家喻户晓,但是通过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隐忧时事的爱国情怀。 上片着重写景。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了,而
-
《施蛰存梅雨之夕》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施蛰存 梅雨又淙淙地降下了。 对于雨,我倒并不觉得嫌厌,所嫌厌的是在雨中疾驰的摩托车的轮,它会得溅起泥水猛力地洒上我的衣裤,甚至会连嘴里也拜受了美味
-
[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歇后语关于勇气的话语,内容包括写一个与勇敢有关的句子背上一句歇后语,有关勇敢的谐音歇后语,关于勇气的谚语。虎口拔牙 胆子不小;好大胆初生犊 不怕虎(比喻年轻人大胆勇敢但缺少经验。) 大虫口里夺脆骨,骊龙颌下取明珠 好大胆;好大的胆子;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