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又名《期行》)
【题 解】
陈太丘与友期一则选自“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文中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就“守时”、“讲礼”侃侃而谈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古代又一位聪颖少年的形象,也从他的身上侧面反映了他的父亲陈太丘依约行事、遵守时间的优良作风对孩子有“身教”之作用。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陈太丘依照约定行事,当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七岁孩子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这对父子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就是要有时间观念。
全文只有百来字,直接写陈太丘的仅几句,而对元方和友人的描写却占去大部分篇幅。友人的不守信用和不知礼仪反衬出陈太丘操守方正的性格特点。儿子的言行折射出父亲平时的行为,读者不难联想到是父亲凡事谨严、重信誉、守时间的作风使儿子受到教育和熏陶。这种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突出所描绘的事物的方法叫作烘云托月,值得我们借鉴。
文中的对话可分两层:前一层属于信息交流性质,作铺垫用;后一层是对话的主要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结尾是: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陈纪却“入门不顾”。
这则短文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也是相当明显的。
-
国学名句“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出处和解释
【名句】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语出《战国策·燕策一》。称帝于天下的人是与老师相处,称王于天下的人是与朋友相处,称霸于天下的人是与大臣相处,亡国之君是与仆人相处。说明领导者任用
-
原题:钜庭道兄以庐山花径景白亭册属题,勉成二绝奉教
-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作品赏析【注释】:三月咸阳城。(城一作时)千花昼如
-
古文·哀盐船文 汪中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1
-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 溪白石出,玉川红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重点古诗词句子,内容包括高中必背的经典古诗名句,高中古诗词必考120句,高考语文高中古诗文默写重点句。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周南 关雎)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 采薇)3.
-
论气节 朱自清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的冬天,内容包括关于冬天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冬天的古诗大全,关于冬天的古诗词大全。关于冬天的诗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逢雪宿芙
-
《先秦散文·战国策·鲁仲子说攻狄不下(齐策六)》原文鉴赏
-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① ,空山凝云颓不流 ② 。湘娥啼竹素女愁 ③ ,李凭中国弹箜篌 ④ 。昆山玉碎凤凰叫 ⑤ ,芙蓉泣露香兰笑 ⑥ 。十二门前融冷光 ⑦ ,二十三丝动紫皇 ⑧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