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陈师道》原文与赏析
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 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 好怀百岁几回开?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他一生官卑位低,穷困潦倒,“闭门觅句陈无己”,是一位苦吟诗人。他是江西诗派地位仅次于黄庭坚的重要诗人,主张“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后山诗话)。
这首七绝抒写了一个人生普遍的真理:好事易尽,失意难挨,因而充满了理趣。
一、二 两句举出诗人生活经验中极平常的两个例子:一是当读书读到最快意的时候,也就是一部书最精彩的部分时,往往也是这部书快完的时候;而不喜欢读的书偏偏不易读完。二是知己朋友往往眼巴巴地等也等不来;而闲人俗客却常常突然闯上门来。这第一、二两点的后一层意思,诗中虽然没有明讲,却隐含其中,读者是不难领会的。
类似的具体例子是极多的,说也说不完,诗人无法遍举也不必遍举,于是,三四两句转入概括议论。“世事相违每如此”,第三句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普遍经验,指出好事易尽、失意难挨是人生的一条普遍规律,是任何人都逃不过的。接着,第四句如顺流之舟,“好怀百岁几回开”,结合诗人的生活实际,指出他的一生,欢乐极少,痛苦极多。诗写至此,便戛然而止,把人生之果的更多的苦涩之味,留在诗外让读者自己去咀嚼。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总结了写诗的秘诀,指出“难说处一语而尽,易说处莫便放过”。陈师道这首七绝的第三句,把复杂的人生哲理一语道尽,概括力极强,起到了警醒读者的作用。
-
【原题】:别冯伯昭新放归三荣末句乞呈似使君王万里年兄
-
《词林正韵》 尘。 信史,生民。 前度事,后来人。 无几和气,可伤湛恩。 劲风残垒雪,枯草故城春。 天下浅深旧迹,世间多少余痕。 汉河戈甲淘忠骨,道马青冢立黄昏。 注:第七句(错综对)
-
微雨不滑道,断云疏复行。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秋日新沾影,寒江旧落声。柴扉临野碓,半得捣香粳。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暮秋沾物冷,今日过云迟。上马迥休出,看鸥坐不辞。高轩当滟滪,润色静书幔物色岁将
-
师之犹言法也,礼义所从出也,道德以为法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师之犹言法也,礼义所从出也,道德以为法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古代诗歌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一》全译、翻译和译文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一》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 【注释】 1.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地处杭州西湖南山区,与为陷寺并为西湖南北
-
作者: 严阵 【原文】: 凡是到过黄山的人,都知道黄
-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此词以追怀南宋起笔,汉上指江汉流域,是女词人故乡。江南指长江中下游流域,词中借指南宋。都会繁华,人物如云。指故国的繁盛。“尚遗宣政风流”,南宋文明源于北宋风流文采。宣、政指北宋政和、宣和年间。“绿窗
-
有计自安业,秋风罢远吟。买山惟种竹,对客更弹琴。烟起药厨晚,杵声松院深。闲眠得真性,惆怅旧时心。
-
作者: 袁海娜 【作家简介】水上勉(1919— )是日本
-
挪威的欢乐时光 ◆ 恩特赛 挪威人把二月开始的那个古怪的季节叫做“早春”。那时太阳连日从纤无点云、一碧如洗的高空照射下来;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