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王勃

【原文】

城阙辅三秦[2],风烟望五津[3]。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4]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

无为在歧路[6],儿女共沾巾[7]。

【注释】

[1]杜少府:王勃的友人,其名不详。少府,唐人对县尉的尊称。之:到,去。蜀州:一作“蜀川”,犹言蜀地。

[2]城阙(què):唐代的都城长安。阙:宫门前的望楼。辅三秦:以三秦为辅。长安位于三秦的中枢,故云。辅:护卫。秦:今陕西省一带,古时为秦国。项羽灭秦后分秦地为雍、塞、翟三国,分封秦降将章邯等三人为王,故称“三秦”。这里泛指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

[3]风烟:风尘烟岚,指极目远望时所见到的景象。五津:蜀中长江自灌县以下至犍(qián)为一段的五个著名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以五津代指蜀地。津:渡口。

[4]宦(huàn)游:因仕宦而漂泊。

[5]比邻:近邻。古时五家相连为比。

[6]比邻:近邻。古时五家相连为比。

[7]沾巾:指伤感流泪。

【作者】

王勃(649~675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务。出生在这样一个文人家庭的王勃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他六岁能文,九岁就能指出大儒颜师古注释汉书中的错误,被时人称为“神童”。乾封初年(666年),王勃被沛王李贤征召为王府侍读。不久,王勃因诸王嗜好斗鸡,写下了檄英王鸡一文,结果被唐高宗怒逐出府。上元二年(675年),王勃从蜀中南下探亲,渡海时溺水,惊惧而死。王勃的诗作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他创作的诗文“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王勃当时供职长安,他的杜姓朋友从长安外放到蜀州做县尉。诗的首二句,写诗人送别朋友的地点和朋友要去上任的地方,境界阔大。然后说,我游长安,君行入蜀,同是为了作官而奔走,彼此都是既去乡又别友,离别之情与朋友是一样的,这样就曲折地劝慰了为离别而伤感的朋友。“海内”一联,更进一步:四海之内还有知心的朋友存在,彼此虽然天各一方,也好像近在咫尺了。这是另一种劝慰方式,但这种方式显然比上一联中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更具说服力。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诗的末联。

离别朋友是一件很伤心的事。古时交通不便,长安与蜀郡相去千里,一别容易,相见则难,临别而儿女沾巾,是人之常情。但是王勃一改吟咏“离愁别恨”的俗套,虽然也依依难别友人,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语,荡去离愁,凸现出一种豪迈的情志,体现出一种昂扬的情调,敞开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而使这首诗与一般的离别之作迥然有别。

王勃的这首赠别诗,与一般送别诗迥然不同的是,它还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全诗情调高昂,气象开阔,给初唐的诗坛带来了一种清新气息。这种精神发展下去便直接影响了“盛唐气象”的产生。

猜你喜欢
  • 杜牧《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全诗赏析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汉武惭夸朔方地,宣王休道太原师。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鉴赏和解析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辛弃疾《寿朱晦翁》全诗鉴赏

    西风卷尽护霜筠,碧玉壶天月色新。凤历半千开诞日,龙山重九逼佳辰。先心坐使鬼神伏,一笑能回宇宙春。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

  • 《题伯时天育骠骑图二首》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庭坚 玉花照夜今无种 ① ,枥上追风亦不传 ② 。 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 明窗槃礴万物表 ③ ,写出人间真乘黄 ④ 。 邂逅今身犹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 ⑤ 。 【注释】 ①玉花:玉花骢,

  • 《过静林寺与径山老禅曳杖溪滨俯浅涧寒冽可照赏析》

    【原题】:过静林寺与径山老禅曳杖溪滨俯浅涧寒冽可照随流而前即渊然清深为作数句以告同游

  • 《过许州赏析》

    过许州时,诗人身处绵延百里的柳荫道中,碧青的池水,翠绿的垂杨,周围一片绿色,他甚至觉得连自己的胡须、眉毛也被这美好的景色染绿了,这使他感到十分赏心悦目。而一路知了的欢快叫声,更增添了他的愉悦之情,使他非常轻松地在不知不觉中过了许州。

  • 宋词典故“枕流漱石”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枕流漱石 【出典】 《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枕流漱石’。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释义】

  • 《史记·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周公卜三龟 [5] ,而武王有瘳 [6] 。纣为暴虐,而元龟不占 [7] 。晋文将定襄王之位 [8] ,卜得黄帝之兆 [9] ,卒受彤弓之命 [10] 。献公贪骊姬之色 [11] ,卜而兆有口象 [1

  • 《昔杯渡禅师自西域开山隐静止携五叶松来岁月赏析》

    【原题】:昔杯渡禅师自西域开山隐静止携五叶松来岁月既远余求此山中之松已化为乌有矣护国远老知余此意遍搜之天台山中得于玉霄峰下移以见饷遂为林下之光因诗以谢之

  • 古代诗文名篇之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诸子散文·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