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女怨·薛维翰》原文与赏析
薛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枝开。
儿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因何得入来?
薛维翰,开元间进士,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这首春女怨在闺怨诗中别具清新快响之致。
诗从梅花写起,植之于“白玉堂前”,可见她不是蓬门小户人家女,而是高门达户闺阁秀。“今朝忽见数枝开”, 一方面反映了往日深闭内闺,无由见梅;一方面也表现了春临大地,梅朵绽开。梅花开放,既是眼前实景,又是触发少女情思的动因,也是少女春心萌动的比譬。接写少女内心微妙的心理:“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得入来?”贺裳说:“以苦思激成快响奇想,全在‘重重’二字,拙手改为‘寻常闭’,便宽泛不激烈矣。” (载酒园诗话)门户重重闭,好象春风不得度,可是居然红梅数枝开,真是春风无法拒,春意自有门。
少女先喜春色入园,继思春风因何得入,暗寓着重重门户锁闭着自己而生的苦恼,有着冲决重门迎取自由的愿望。黄生说:“与王昌龄‘闺中少妇’(闺怨)语异意同,但彼言思妇,此言怨女,故情事有藏露之别。”(唐诗摘钞)这确实道出了此诗的佳妙。因为是写少女怀春,便不同于少妇思夫,其情隐,其言婉,内情难抑,羞涩难言,由梅发而动心,借春色而诘问,切合人物特定的身份与心境。从此诗也可见“门户重重闭”着的“白玉堂”中的大家闺秀,跳动着一颗憧憬未来的青春之心。这里也是诘问,可是又不同于“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这也是此诗独到之处。
-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 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 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 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 主人馈鸡黍。 杜牧诗鉴赏
-
沈约登北固楼诗六代旧山川,兴亡几百年。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夜月琉璃水,春风柳色天。伤时为怀古,垂泪国门前。作者简介沈约(441
-
当其为师则不臣也,当其为尸则不臣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当其为师则不臣也,当其为尸则不臣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帐小青毡暖,杯香绿蚁新。醉怜今夜月,欢忆去年人。暗落灯花烬,闲生草座尘。殷勤报弦管,明日有嘉宾。
-
四实,谓四句皆景物而实。开元、大历多此体,华丽典重 之间,有雍容宽厚之态,此其妙也。稍变而后入于虚,间以情 思。故此体当为众体之首。昧者为之,则堆积窒塞,寡于意味 矣。四虚: 谓中四句皆情思而虚也。不
-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 ① ,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 ② 。”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 ——《吕氏春秋·贵公》 【注释】 ①索:
-
遥思葭菼际,寥落楚人行。高鸟长淮水,平芜故郢城。使车听雉乳,县鼓应鸡鸣。若见州从事,无嫌手板迎。
-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故人故情怀古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王勃《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3743】国学问答(国学语丝丛书之一,黄筱兰、张景博编著,13万字,2017年12月第2版,25元)△共6编:总论、经学、小学、史学、子学、文学
-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昌,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李白南游零陵、洞庭之后,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