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杂吟·春申江上》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归国杂吟·春申江上
炸裂横空走迅霆,春申江上血风腥。
清晨我自向天祝:成得炮灰恨始轻。
题解全面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撤销了对郭沫若的通缉令,作者得以回国参加抗战文艺的宣传组织工作。作者在归国杂吟·跋语中说明:这首诗写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四日晨,由前线访问归来,兴致尚佳。”归国杂吟共九首,此处选入的是第九首。
简析这首诗真实地描写了日寇狂轰乱炸上海的惨烈场景:炸弹在空中呼啸,有如雷霆万钧,黄浦江上一片血雨腥风。面对敌寇的残暴罪行,诗人对天祝告:不把自己的血肉化成炮灰,不能减轻对敌人的深仇大恨。此诗把写实与抒情相结合,强烈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表达了无所畏惧的战斗意志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
迁坟 死也死不安顿。这是从俺村街头那棵老槐树底下传出来的一句话。秋半天的一个初夜,都快哑巴的手机铃声突然叫唤,我心头一惊,卖房子的
-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乎情。
名言: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乎情。 注释: 形: 表现出来。见(xian): 显现。 句意: 言语是思想意识的声音, 著作是思想意识的图画。声音和图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朗读及解析,内容包括古诗词朗诵大全组,古诗朗诵,适合朗诵的古诗词。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
-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
西亭系五马,为送故人归。客舍草新出,关门花欲飞。到来逢岁酒,却去换春衣。吏部应相待,如君才调希
-
浔阳孟冬月,草木未全衰。只抵长安陌,凉风八月时。日西湓水曲,独行吟旧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但作城中想,何异曲江池。
-
[宋]吴歌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吴歌,是宋
-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作品赏析【注释】: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后二句一作东皋多种黍。劝尔早耕田。)
-
看到这题目,你一定说我又吹牛了,但这次是真的。我早已辞掉那家折腾了几年,却没混出个样子的大公司,如今投靠在一家不到十个员工的食品批
-
甲第何年置,朱门此地开。山当宾阁出,溪绕妓堂回。覆井桐新长,荫窗竹旧栽。池荒红菡萏,砌老绿莓苔。捐馆梁王去,思人楚客来。西园非盖处,依旧月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