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诗经》》原文与赏析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共十首,是春秋初、中期的作品。
东周初年,王朝的一个大夫因事西至镐京(在今西安市西南),看到西周的宗庙宫殿已夷为平地,长满了庄稼,他不禁感慨万端,写了此诗。后代文人将亡国之哀称为“黍离之悲”,就是从此诗而来。
因为作者是西周的旧臣,所以对它感情忒深。开头四句说,我来寻找西周的遗踪,我来拾取往日的旧梦,可是那地方黍子长成一行行,那地方高粱苗儿正生长。这景象太使人痛苦了,慢慢吞吞向前走呵,心中愁苦又彷徨。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他在努力寻觅,他在细心查考,而西周王朝的一切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失望了,心灵破碎了,摇摇晃晃地再也走不动了,泪水滚滚,失声恸哭。诗人巧妙地将怀念故国的典型情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下面两句点出全诗主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还寻求什么。前者是懂得我的感情的,我为找不到故宫的片砖只瓦发愁,我为亡掉的国家忧伤。后者是不理解我的心情的,他们哪里知道我是在寻求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爱国之情呵!这一组对句,含蓄而深沉,使全诗的感情得到升华。接着两行:“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人抬起泪眼,仰望辽阔的青天,沉痛地发问:造成这一局面的到底是哪一个人呢?妙在不明白点名,而读者自能意会得之。作者是一位贵族,他只能在“怨诽而不乱”的道德规范内,作出如此含蓄的发问。尽管如此,这一发问已是相当有力了。
这第一章,既有对故国的挚爱与怀念,又有对亡国之君的怨恨和指责。
第二、三章是反复吟咏,虽然只改换了“穗”、“实”、“如醉”、“如噎”等词,但无论是“景”还是“情”,都向前发展了,而不是如一些研究者所说的,“并不表示时间的推移”。估计,诗人既是东周王朝派往秦国的大夫,而当时的镐京已成为赶走犬戎的秦国的统治中心,他可能为某项公务多次来往于洛邑与镐京两地,每次到镐京,他都要来凭吊旧宫。这样,他就看到了高粱从幼苗到抽穗再到结出果实的不同景象,由此托出他对故国的眷念之深。从感情来说,先是“中心摇摇”;接着是“中心如醉”(心中忧愁、混乱,象喝醉了酒一样地难受),似乎要发疯;最后是“中心如噎”(心中忧愤得象噎了一口气,几乎不能呼吸),悲痛欲绝。这是层层递进,感情不断加浓, 亡国之哀怨不断加深,是十分形象的。据古籍记载,平王虽说是中兴之主,但群臣中有人建议他西征,夺回镐京,他终究未能做到。作者抒发的感情表明,也是想收复旧京的,但是一次次失望,因而一次次到镐京,心情也就越来越沉痛。这样看来,全诗三章决非简单地重复,而是诗人有意地反复,以求得“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心怀感恩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感恩的古诗,表达感恩的古诗词,形容感恩的诗句。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词作鉴赏
-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寂寞的玉容流满晶莹的泪水,就象盛开的梨花沐浴着春雨。 【译注】杨贵妃美丽的脸上神情寂 寞,泪水纵横,就像一枝春天的梨花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翻译|赏析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李 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据蔡絛《西清诗话》谓本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
-
【释义】 民间谚语。意思是: 重要的东西或者珍贵的东西,往往藏在人们不太注意的地方,要用你的慧眼去识别,用你的毅力去挖掘。 【评析】 读此民间谚语,不禁使人想到央视综艺频道的一档节目,人们叫它 “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