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南阳》明代诗赏析
归自南阳①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①南阳,今属河南。
【说明】作者曾官河南,作诗时犹在归途中。颔颈两联,对仗工整而又流畅自然。结尾尤有深致,不是人扑风尘,而是风尘恋念旅人,故意扑向征衣。
-
题解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这是宴游诗序中很著名的一篇,文字朴素自然,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谢安等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这次集
-
钟嗣成 生居天地间,禀受阴阳气。既为男子身,须入世俗机,所事堪宜,件件可咱家意。子为评跋上惹是非,折莫旧友新知,才见了着人笑起。 [梁州第七]子为外貌儿不中抬举,因此内才儿不得便宜。半生未得文章力,空
-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出处】唐李白《乌栖曲》。 【意思】乌鸦栖息时分,姑苏台上的吴 宫还在宴饮享乐,美人西施此时已是醉态朦朦。诗句用简练而含蓄的笔 触,勾勒出吴王的奢华和淫靡。乌
-
作者: 崔曙庭 《北齐书》五十卷,唐李百药撰。李百药
-
《刺桐花·咏泉州刺桐》咏刺桐花诗鉴赏 丁谓闻
-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哲理事理·社会
-
古文·吊魏武帝文并序 陆机元康八年(1),机始
-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龙谿盘中峰,上有莲花僧。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愿闻开士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译注】还是象那姜太公垂钓在碧溪之上,也许会象伊尹,乘船经过日月之边。 借典故表白自己的不懈追求。 吕尚九十岁在蹯溪钓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