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题 解】
本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期间,于宋神宗元丰五(1082)三月,与庞安常一道游览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词人到蕲水求当地名医为自己医好了耳病,久病初愈的他又为大好春光所感染,所以心情比较舒畅,词中表现的思想也显得积极乐观。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发感慨,词人通过描绘清泉寺附近的秀丽清幽的春景,抒写自己虽身处逆境仍不甘沉沦的豪迈情怀,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选取了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美好图画。潺潺流淌的小溪中生长着短短的兰芽,静谧的松间一条洁净无泥的沙路蜿蜒伸展,傍晚杜鹃的啼叫透过轻灵飘洒的春雨从林间传来,将周遭的环境烘托得更加幽静清爽,使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置身如此美景中,怎能不令词人感慨万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作者一反常俗,激情洋溢地对自然法则发出了大胆的反诘,认为人只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就能够青春永驻,并用“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形象而又新鲜。这里既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诗化表达,更体现了身处逆境的他此时所拥有的乐观豁达的心境,实在难能可贵!正是出于这种对人生的信心,作者在最后用更为昂扬的笔调写道:“休将白发唱黄鸡。”既然人生都可以“再少”,那么满头的白发,又何必叹老嗟衰、自伤迟暮呢!这种自然而真切的议论,容易激发人们的共鸣。
词中写景层次清晰,从山下写到松间,从松间写到寺院,宛如三幅恬美幽雅的山水画;抒发感慨时,情感真挚,激情四溢,对人生的表达富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全词语浅意深,韵清格高,情、景、理交融,表达了苏轼执著的生活态度和旷达乐观的性格。
-
12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全党全军开始“精兵简政”
12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全党全军开始“精兵简政” : 1941年11月18日,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了参议员李鼎铭等提交的关于精兵简政的提案。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
-
说到汉朝,司马相如是一个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人物,而说到司马相如,卓文君又是一个怎样都绕不过去的女子。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一见钟情,还是窥财起义?
-
师道类名言赏析《教不严,师之惰。》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①, 乾坤②日夜福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③关山北④, 凭轩⑤涕泗流。
-
唐·魏征 臣闻求 ① 木之 ② 长 ③ 者,必 ④ 固 ⑤ 其根本 ⑥ ;欲流 ⑦ 之远者,必浚 ⑧ 其泉源 ⑨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 ⑩ 德义 (11)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
-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
-
姚魏名流。年年揽断,雨恨风愁。解释春光,剩须破费,酒令诗筹。玉肌红粉温柔。更染劲天香未休。今夜簪花,他年第一,玉殿东头。
-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 ① 浮天水送无穷碧,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事,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 ①阳关:指送别的曲子。唐代王维有《渭
-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桃李”类的诗句。 闪着光泽的桃花,脉脉含情地依偎在无盖的井旁。绵软的柳枝默默相
-
诗题一作《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至贞元七年(791),韦应物时任苏州刺史,丘丹隐居临平山,两人多有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