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
【题 解】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小诗。泊,是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河名,发源于江苏溧水县东北,西经今南京市入江。相传,秦始皇凿钟山,疏淮水,因此得名。
此诗通过描写夜泊秦淮听歌一事,表达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荒淫奢靡、纸醉金迷的不满之心,也体现了诗人深切忧虑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情怀。
秦淮:即秦淮河,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流入长江。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诗用委婉隐曲的笔法,写的是晚唐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的一种忧国情绪,讽刺的对象是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上层人物。
此诗前两句写所见之景,描绘出烟月迷蒙的凄冷之境,意在点明时代背景,两个“笼”字也烘托出诗人心头萦绕着的隐隐愁绪。后两句写所听之音,即酒家传来歌女所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声。歌女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来决定的,由此可见诗中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也叫委婉,指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述其事的写法),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国家多难之际,不以国事为重,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担忧呢?“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连接成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委婉的曲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首诗所表现出的一位正直知识分子的忧国情怀,正是历代每逢国家危亡之际人们想起这首诗的原因所在。
-
这首诗借楚汉对峙的古战场遗迹,评论乱世英雄项羽、刘邦的成败,阐述拨乱反正的经验,总结“拨乱属豪圣”的历史规律。诗人的见解与司马迁略同。但由于诗人不受儒家传统观念的约束,也能超脱世俗的功利观念,因而既肯定项羽刘邦的成败,又不以成败论英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考级通讯稿,内容包括古诗大赛考级作文大全400字,《一次古诗考级》作文怎么写,激励同学们古诗考级作文开头。我爱古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是古诗《秋夕》,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就是它把我领入古诗
-
抽空回了趟老家。老家的天空还是那样,瓦蓝瓦蓝;老家的河流还是那样,碧绿碧绿;老家的风还是那样,清凉清凉。回到老家的感觉,也还是那样
-
谏者为救过也,亲之命可从而不从,是悖戾也;不可从而从之,则陷亲于大恶。|什么意思|大
《谏者为救过也,亲之命可从而不从,是悖戾也;不可从而从之,则陷亲于大恶。》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1],朵朵花开淡墨痕[2]。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题解]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是用水
-
道人心似水,不碍照花妍。燕坐春强半,清阴月屡迁。平生无起灭,一念有陈鲜。袅袅风枝举,离离日萼蔫。病吟终少味,老醉不成颠。何必遨头出,湖中有散仙。
-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庐山诸道人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邑带洛阳道,年年应此行。当时匹马客,今日县人迎。暮雨投关郡,春风别帝城。东西殊不远,朝夕待佳声。
-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傅钦之曾祷此泉得雨。)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我今又复罹此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