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别云间·夏完淳》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别云间·夏完淳》原文与赏析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 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于明崇祯四年,卒于清顺治四年。他从小聪慧好学,胸怀经国济民之志。幼时,他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五岁始知五经, 九岁即善诗文。由于受到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的影响,他不仅在文学上大器早成,脱颖而出,而且十四岁时就参加了起兵抗清的斗争。陈子龙、夏允彝是复社成员,坚持与当时在朝廷专权的官阉党作斗争。清兵入关后,他们不肯靦颜仰事清朝,共赴国难,先后在抗清斗争中殉国。夏完淳在陈子龙兵败后又投入另一支军队当参谋,不久于家乡松江被捕入狱,押解南京,英勇就义,象他的父亲和老师一样,表现了至死不屈的可贵气节。遇害时,仅有十七岁。别云间这首诗是他于狱中写成的。

“别云间”,就是告别家乡的意思。“云间”是松江的古称。从这诗题上可知,他被捕下狱后得知自己要押解到南京,才激情洋溢地写了这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一联一层内容,层层递进,浑然一体。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这首联概括了他三年来自投身抗清到被捕入狱的经历。“羁旅”,作客他乡。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羁旅之臣。”杜预注:“羁,寄也;旅,客也。”“南冠”,囚徒。与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的“南冠客思侵”用意相同。典出左传·成公九年。内有这样记载:晋国诸侯在军府看见一个头戴楚国帽子的俘虏,问道:“那个戴楚帽而被绑着的人是谁?”军府官员回答说:“这是郑国送来的楚国俘虏。”“南冠”本来是指南方冠帽,后指代囚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三年他乡作异客,而今身为狱中囚。诗人从顺治元年,即1644年从军太湖起,到顺治四年,即1647年回乡被捕止,历时三年。三年来,他转战于太湖,奔波在各处,置家事而不顾,牵国事而心竭,尝够了“羁旅客”的千辛万苦。1647年,因兵败与有关方面失去了联系,夏完淳只身潜藏民间,险象环生,终究不幸遭捕,发出了“南冠”之慨。抗清大业未竟,先父亡师遗愿未遂,他因此而有着囹圄失志的悲愤。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这颔联发抒了大好河山沦陷,百姓受苦受难的怨恨之情。上句化用了晚唐诗人温庭筠东归有怀诗意。该诗的最后两句“无限高秋泪,扁舟极路歧”,是说在秋深季节里他流不完辛酸的泪水,驾着一叶小舟到处飘泊,走尽了人生的歧路。夏完淳改“高秋泪”为“河山泪”,更显得沉雄悲壮。诗人看到清兵蹂躏国土,致使生灵涂炭,能不感哀于心吗?“河山泪”是指人民在干戈相击中过着国破家亡的生活,就连沦陷了的河山也象为之惨然泪流。国家遭殃啊,前途多歧!诗人内心之悲痛托“无限河山泪”形象化地表达出来。下句借用了中唐诗人孟郊的“谁言天地宽”诗句, 赋予了忧时念乱的含意。谁说天地是宽广的呢? ——这一反问,是诗人为自己抗清没有成功而深感不安。他认为天地是宽广的, 自己本可以施展爱国的抱负,而此时此刻壮志未酬,尽管壮心未已也因囚禁在狱中无可奈何。由此可见诗人的情怀是何等壮烈!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这颈联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泉路”,犹言泉下,指到阴曹地府的路,也就是死路。赵嘏悼亡诗:“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诗人不是不懂得此番被押解南京,凶多吉少,准备牺牲了。他没有临危而惧的想法,没有走向刑场的乞怜,更没有英雄末路的悲叹,但却有不舍故乡的深情,所以他知道与这故乡一别将成为永别,感到欲行难起步,大有一步一回首的酸楚。这里,爱国的赤子之心与恋乡的儿女之情是统一的。故乡有他日夜思念的父老乡亲,故乡有他放心不下的双慈妻室,故乡的土地在惨遭清兵的践踏,故乡的愁思在逐年随月的加重,……。他结束自己才十七年的生命并不足惜,但家乡日后托付于谁倒是萦萦于胸,“已知”与“欲别”构成的心理矛盾,足以显见了诗人热爱家国的拳拳之心,读之怎不令人潸然泪下!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尾联显示了诗人至死不渝,抗清到底的坚强决心。“毅魄”,指忠魂义魄,取意于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表示诗人死后也要伐清,以尽报国忠心。“灵旗”,原指古代用于征伐的旗帜,这里指抗清的战旗。两句诗的意思是:哪一天我魂归故乡时,要看到抗清的战旗在空中飘扬。他在狱中上母书里就谈到死后为鬼也要转世驱逐清军,发出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的誓言。在狱中写的土室余论里也说出了自己的衷曲:“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厉英魂。”这可作为“毅魄”、“灵旗”两句的最好注释。陈子龙曾慷慨悲歌:“国殇毅魄今何在,十载招魂竟不知”(辽东杂诗其三),夏完淳作为忠实的学生,以视死如归及死不甘休的实际行动,向老师作出了如掷地发出金石之声的回答,撼人心弦,激人奋起!

夏完淳这位南明著名的少年英雄,不料受挫事泄被逮,身入缧绁,自知必死无疑,但却念及故乡,不忍遽别。流转于字里行间的是:哀婉中藏有激昂,悲怆中流露雄壮。其志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坦荡荡的凛然风采,足可谓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

全诗写得才气豪健,笔墨闪光,使人们在诗人殉身尽大义,愤言吐壮情的精神力量的感染下,产生出无限的敬意。

猜你喜欢
  • 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康与之《长相思》鉴赏

    长相思 康与之 南高峰, 北高峰, 一片湖光烟霭中。 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 妾意浓, 油壁车轻郎马骢。 相逢九里松。 【简析】

  • 《清平调 三赏析》

    这一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

  • 古代诗文名篇之世说新语《华歆王朗德行门》原文、鉴赏和解读

    世说新语《华歆王朗德行门》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 二百多个字的古诗词(二百字左右的古诗词原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百多个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二百字左右的古诗词原文,求200字古诗词,200字古诗。桃花源记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天涯除馆忆江梅,几枝开:洪皓《江梅引》鉴赏

    江梅引 洪皓 天涯除馆忆江梅。 几枝开。 使南来。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空恁遐想笑摘蕊。 断回肠,思故里。

  • 枕古诗词(描写枕头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枕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枕字和书字的一句古诗词,大神小神兄弟姐妹们路过别错过,古诗中枕头怎么说,描写枕头的诗句。残灯明灭枕头敧宋范仲淹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2、持璞自枕头唐元稹 《杂曲歌辞·出门行》3、残灯明灭枕头欹宋范仲淹 《御街行·纷纷堕

  • 王维《临高台送黎拾遗》全诗赏析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 李白《江上秋怀》全诗赏析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 怎样加强党性锻炼

    【3612】怎样加强党性锻炼(本书编写组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11 8万字,2018年3月第1版,12元)△共5个部分:①明确总体要求;②坚定理想

  • 祭文赏析·《诸葛亮吊周瑜》(蜀汉·诸葛亮)

    祭文赏析·《诸葛亮吊周瑜》(蜀汉·诸葛亮)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 修短故天,人岂不伤? 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 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 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