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挺《行舟值早雾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伏挺
行舟值早雾诗
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
渔人惑澳浦,行舟迷溯沿。
日中氛霭尽,空水共澄鲜。
作者简介伏挺(?—约552年),字士操,一说字士标,山东安丘人。作五言诗善仿谢灵运“康乐体”。梁武帝天监(502—520年)中,拜中书参军,迁侍御史。大宝二年(551年),侯景乱中卒。有迩说十卷、集二十卷。
简析该诗描写雾中行舟的景致和困难,“听”“闻”二字表示雾中视野模糊,而全凭听觉行事,可见描写细致。诗末二句景中寓情。
-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地远穷江界,天低接海隅。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水市通阛阓,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
-
长发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与普遍联系的观点,内容包括古诗词包含着那些朴素的辩证思想,诗词中的哲学道理高中,古诗词包含着哪些朴素的辩证思想。【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
-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
-
北方的民间,春天最早是在山桃花的枝头上打响红艳艳的第一枪,然后田野、村庄、公园、路边,在春风的无限纵容下,都成了颜色们驰骋的战
-
《西江月·嘲贾宝玉二首》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约
-
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一别十余载,见竹未曾忘。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未暇作厩库,且先营一堂。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绕屋声淅淅,逼人色苍苍。烟通杳霭气,月透玲珑光。是时三伏
-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踟躇”(Chí Chú),徘徊不前,逗留之意。“地远”张舜民远谪,历时三,涉水六,过州十有五。自汴抵郴,所至流连。即言诗人登上岳阳楼,放眼望见山迢水阔,只觉孤身飘零僻远异地,前路茫茫,归路茫茫,满心彷徨,无限悲凉
-
这首词上片写想象中的汴京元夜之景,下片写现实中羁旅穷愁,无法排遣的一种无奈心情。上片虚写,下片实写;一虚一实,虚为宾,实为主。 首句“闻道长安灯夜好”,“长安”点“都城”,即汴京。“灯夜好”点“元夕”。词题即在首句点出。“闻道”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