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注释与译文
【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注释与译文]九死,死上多次。九,代指多数。这是夸张强调之词。两句的意思是:我心中崇尚美德和正义,哪怕是多次去死,我也决不后悔。诗句充分表现了诗人坚持美好的政治理想,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参考文献
(先秦)屈原离骚
-
【名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注释与译文]人们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情操确实高尚芳洁。诗句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高尚节操的坚强决心。 参考文献 (先秦)屈原《离骚》
-
《老子·三章》是《道德经》的一部分,强调无欲无求的境界,并提倡以柔弱克刚强。全文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诠释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通过反问和讽刺的手法,点出了人们过度追求权力和物质的愚蠢。这篇文章是古代中国哲学的珍贵遗产,也是对人类智慧的一次深刻思考。
-
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 作品赏析原注:佐草堂在东柯谷。【鹤注】诗云“多病秋风落”,当是乾元二年九月作,盖十月公已入同谷矣。
-
文笔流畅决非偶然,要靠功夫, 会跳舞者才跳得最轻松自如。 诗句不仅要避免刺耳难听, 音响应该就像是意义的回声。 和风拂煦,旋律是何等轻柔, 涟漪柔滑,在柔滑的韵律里流; 但当怒涛击岸,势如雷霆, 粗犷
-
宿龙兴寺綦毋潜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綦毋潜(约692—749)
-
为问三丞相,如何秉国钧。那将最剧郡,付与苦慵人。岂有吟诗客,堪为持节臣。不才空饱暖,无惠及饥贫。昨卧南城月,今行北境春。铅刀磨欲尽,银印换何频。杭老遮车辙,吴童扫路尘。虚迎复虚送,惭见两州民。
-
此诗着意刻画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寒夜里的感情活动。这首诗的题目为《雨夜雪意》,“雨夜”是实写。“雪意”是虚写,写“雨夜”的目的,还是为了写“雪意”。一、二句“汹涌风如战,萧骚雨欲残”,描写雨歇风啸的夜景。“雨欲残”而“风如战”,说明即是雨马上停了而猛烈的寒潮也不会消减,预示着将有一场大雪来临。“遥峰应有
-
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遥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垅苗。庙荒阴磷出,苑废露萤飘。斋馆心方寂,秋城夜已遥。清谈对元亮,琼彩映萧萧。
-
《茵纳斯弗利岛》 叶芝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笆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
-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 1 ?赵侯德父所著书也 2 。取上自三代 3 ,下迄五季 4 ,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 5 ,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 6 ,凡见于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