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句“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只得其下”注释与译文
【名句】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只得其下
[注释与译文]取法,取以为法则。此句的意思是:要是效法上等的,结果仅得中等;如果效法中等的,那么充其量也只能得个下等。今常用它说明读书、创作要重视以典范作品作为借鉴。
参考文献
(唐)唐太宗帝范后序,见全唐文卷十
-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杜牧的《齐安郡后池绝句》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池水、芳草、岸边树木的描绘,展现了郊外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诗中运用物象描写与比喻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既清新唯美,又流露出诗人的遗憾与忧伤,展现了他对乡愁的思索。这首诗的美在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同时又让人联想到更深层次的内心感受,给人以思考与共鸣。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品赏析【注释】: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
-
作者: 荆三隆 【本书体例】
-
杂智部总序 【原文】 冯子曰:“智何以名杂也?以其黠而狡,慧而小也。正智无取于狡,而正智或反为狡者困;大智无取于小,而大智或反
-
烟翠松林碧玉湾,卷帘波影动清寒。住山未必知山好,却是行人得细看。这首诗写了诗人旅行途中,休憩于山间,凭窗远眺,不禁被山水美景所吸引
-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简傲》: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 钟要于时贤之士, 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 闻
-
《菊花·白菊》咏菊花诗鉴赏 张蠙秋天木叶干,
-
【生卒】:1896—1981【介绍】: 意大利诗人,意大利隐逸派*诗歌重要的代表作家,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热那亚一个中等境遇的家
-
宋词典故·胡不归 【出典】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释义】 《式微》篇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是黎侯的臣下劝黎侯归国时说的话。后因引用其语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