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墨子·城守》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墨子·城守》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备城门] 禽滑厘问于子墨子曰:“由圣人之言,凤鸟之不出,诸侯叛殷周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子墨子曰:“何攻之守?”禽滑厘对曰:“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轒辒、轩车,敢问守此十二者奈何?”

子墨子曰:“我城池修,守器具,樵粟足,上下相亲,又得四邻诸侯之救,此所以持也。且守者虽善,而君不用之,则犹若不可以守也。若君用之,守者又必能乎守者,不能而君用之,则犹若不可以守也。然则守者必善而君尊用之,然后可以守也。”

“凡守围城之法: 城厚以高;壕池深以广;楼撕修;守备缮利;薪食足以支三月以上;人众以选;吏民和;大臣有功劳于上者多;主信以义,万民乐之无穷;不然,父母坟墓在焉;不然,山林草泽之饶足利;不然,地形之难攻而易守也;不然,则有深怨于敌而有大功于上;不然,则赏明可信而罚严足畏也: 此十四者具,则民亦不疑上矣,然后城可守。十四者无一,则虽善者不能守矣。”

“去城门五步大堑之,高地丈五尺,下地至泉,三尺而止,施栈其中,上为发梁而机巧之,比附薪土,使可道行,旁有沟垒,毋可逾越,而出挑且败,敌人遂入,引机发梁,敌人可擒。敌人恐惧,而有疑心,因而离。”

〔注释〕 ① 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蚁附、迎敌祠、旗帜、号令和杂守十一篇,是墨家的军事学论文,叙述墨家守城的技术方法。限于篇幅,兹选录部分文字,集为一篇,沿用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的称呼,名为城守。禽滑厘: 墨子弟子。公输载墨子谓“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② 临: 在城外筑土山,以居高临下。钩: 钩城壁攀城。冲: 冲撞。梯: 以云梯登城。墨子·公输:“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堙: 填塞护城河。水: 决水淹城。穴: 掘穴坏城。突: 突袭城下。空洞: 在城墙上挖洞以攻城。蚁附: 密集爬城。轒辒: 用轒辒车掩护攻城。轩车: 车上高悬板屋以窥城,又名望楼车、巢车。 ③ 具: 具备。 ④ 持: 持久坚守。 ⑤ 堑: 护城河,壕沟。 ⑥ 栈: 编板,小桥。 ⑦ 上为发梁而机巧之: 在上面安装用机械控制的活动吊桥。 ⑧ 比附薪土: 依次铺上树枝和土。 ⑨ 引机发梁: 牵引机械,挪开吊桥。

[备高临]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敌人积土为高,以临吾城,薪土俱上,以为羊黔,蒙橹俱前,遂属之城,兵弩俱上,为之奈何?”子墨子曰:“子问羊黔之守耶?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距,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强弩射之,技机掷之,奇器投之,然则羊黔之攻败矣。”

“备高临以连弩之车,材大方一尺,长称城之薄厚。两轴三轮,轮居筐中,重下上筐。左右旁二植,左右有横植,横植左右皆圆枘,枘径四寸。左右缚弩皆于植,以弦钩弦,至于大弦。弩臂前后与筐齐,筐高八尺,弩轴去下筐三尺五寸。连弩机郭用铜一石三十斤。引弦辘轳收。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钩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钩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横臂齐筐外,爪尺五寸,有距,博六寸,厚三寸,长如筐。有仪。有屈伸,可上下。为武,重一石,以材大围五寸。矢长十尺,以绳系于矢端,如弋射,以辘轳卷收。矢高弩臂三尺,用弩无数,出入六十枚,用小矢无留。十人主此车。遂拒寇,为高楼以射敌,城上以答罗矢。”

〔注释〕 ① 羊黔: 土山的基址。 ② 属: 接连。 ③ 台城: 编连大木,从城墙横出的守城设施。又叫行城。 ④ 技: 巧。岑仲勉谓当读如“掷”。 ⑤ “投”原脱,今以义补。 ⑥ 仪: 表,用于瞄准。 ⑦ 弋射: 用绳系在箭上射。 ⑧ 罗: 收罗。

[备梯] 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子墨子甚哀之,乃管酒怀脯,寄于泰山,灭茅坐之,以醮禽子,禽子再拜而叹。

子墨子曰:“亦何欲乎?”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守道。”

子墨子曰:“姑无姑无,古有其术者,内不亲民,外不约治,以少闲众,以弱轻强,身死国亡,为天下笑,子其慎之,恐为身灾。”

禽子再拜顿首,愿遂问守道,曰:“敢问客众而勇,堙茨吾池,军卒并进,云梯既施,攻备已具,武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奈何?”

子墨子曰: 问云梯之守耶?云梯者重器也,其动移甚难,守为行城,杂楼相间,以环其中,以适广狭为度,环中藉幕,毋广其处。行城之法,高城二十尺,上加堞,广十尺,左右出距各二十尺;高广如行城之法。

“为爵穴、熏鼠,施答其外,机冲栈城,广与队等,杂其间以镌剑,持冲十人,执剑五人,皆以有力者。令案目者视敌,以鼓发之,夹而射之,重而射之,技机掷之,城上繁下矢石沙灰以雨之,薪火水汤以济之,审赏行罚,以静为故,从之以急,毋使生虑,若此则云梯之攻败矣。”

“守为行堞,堞高六尺而一等,施剑其面,以机发之,冲至则去之,不至则施之。爵穴三尺而一。蒺藜投必遂而立,以车推引之。置裾城外,去城十尺,裾厚十尺。伐裾之法,小大尽本断之,以十尺为断,离而深埋之,坚筑毋使可拔。二十步一杀,杀有一格,格厚十尺。杀有两门,门广五尺。裾门一,施浅埋,勿筑,令易拔。城上希裾门而置橛。”

“悬火,四尺一钩弋。五步一灶,灶门有炉炭,令敌人尽入,熏火烧门,悬火次之。出载而立,其广终队。两载之间一火,皆立而待鼓,而燃火,即具发之。敌人除火而复攻,悬火复下,敌人甚病,故引兵而去,则令吾死士左右出突门击溃师,令贲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又听城鼓之音而入,因素出兵施伏,夜半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惑,有此必破军杀将。以白衣为服,以号相得,若此,则云梯之攻败矣。”

〔注释〕 ① 胼胝(pián zhī): 茧子。 ② 管酒怀脯: 用竹筒装酒,怀揣着肉干。 ③ 寄: 及,至。 ④ 灭茅: 压着茅草。 ⑤ 醮: 给对方敬酒。 ⑥ 约治: 相约治事。 ⑦ 堙次: 塞满。 ⑧ 藉幕: 遮幕。 ⑨ 熏鼠: 借指小孔穴。 ⑩ 镌: 凿 ⑪ 济: 继。 ⑫ 等: 齐。 ⑬ 裾: 藩篱,栅栏。 ⑭ 杀: 杀敌之所。 ⑮ 希: 望,对着。 ⑯ 钩弋: 挂火具的钩。 ⑰ “突”原作“穴”,据岑仲勉校改。 ⑱ 贲士: 勇士。 ⑲ 因: 于是。素: 数,屡次。 ⑳ 以号相得: 用口号互相联络。

[备水] 城内堑外,周道广八尺。备水谨度四旁高下。城中地偏下,令渠其内。及下地,地深穿之,令漏泉。置测瓦井中,视外水深丈以上,凿城内水渠。并船以为十临,临三十人,人擅弩,十四有方,必善以船为轒辒。二十船为一队,选材士有力者三十人共船,其二十人人擅有方,剑甲兜鍪,十人人擅矛。先养材士,为异舍食其父母、妻子以为质,视水可决,以临轒辒,决外堤,城上为射机疾佐之。

〔注释〕 ① 并船: 合并两船。 ② “十”原作“计”,据岑仲勉校改。方: 锄。 ③ 兜鍪: 像今之钢盔。 ④ “矛”原作“苗”,据岑仲勉校改。

[备突] 城百步一突门,突门各为窑灶,灶入门四五尺,为其门上瓦屋,毋令水潦能入门中。吏主塞突门,用车两轮,以木束之,涂其上,维置突门内,使度门广狭,令之入门中四五尺。门旁为橐,充灶状柴艾,寇即入,下轮而塞之,鼓橐而熏之。塞突门,以车两轮为辒,涂其上,以门高下广狭为度,令入门中四五尺维置之,当门者客争伏门,转而塞之。为窑容三圆艾者,令其突入伏,人伏傅突一旁,以二橐守之勿离。

〔注释〕 ① 由“塞突门”至“勿离”一段,旧错入备城门篇,据岑仲勉校移此。“突”原误为“门”,据岑仲勉校改。 ② “轮”旧为“走”,据岑仲勉校改。“辒”用以塞敌路。据岑仲勉说。 ③ “门”原误为“穴”,据岑仲勉校改。 ④ “门”原误为“穴”,据岑仲勉校改。维置: 悬挂。 ⑤ 第一个“门”字,原误为“穴”,据岑仲勉校改。客争伏门: 指敌人抢入守方已设伏的突门。

[备穴]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敌人有善攻者,穴土而入,缚柱施火,以坏吾城,城坏,城中人为之奈何?”子墨子曰:“问穴土之守耶?备穴者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敌人,敌人为变筑垣聚土非常者,若旁有水浊非常者,此穴土也,急堑城内穴其土直之。穿井城内,五步一井,傅城足,高地一丈五尺,下地得泉三尺而止。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幂之以薄络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令陶者为瓦窦,长二尺五寸,大围,中判之,合而施之穴中,偃一、覆一,善涂其窦际,勿令泄,两旁皆如此,与穴俱前,下迫地,置糠若炭其中,勿满,炭糠长亘窦,左右俱杂,相如也。穴内口为灶,令如窑,令容七八圆艾,左右窦皆如此,灶用四橐。穴且遇,以桔槔冲之,疾鼓橐熏之,必令明习橐事者勿令离灶口。连版以穴高下广狭为度,令穴者与版俱前,凿其版,令容矛,参分其疏数,令可以救窦。穴则遇,以版当之,以矛救窦,勿令塞窦。窦则塞,引版而却,过一窦而塞之,凿其窦,通其烟,烟通,疾鼓橐以熏之。从穴内听穴之左右,疾绝其前,勿令得行。若集客穴,塞之以柴涂,令无可烧版也: 然则穴土之攻败矣。”

〔注释〕 ① “敌”原作“古”,据王念孙校改。 ② “城”旧作“或”,据岑仲勉校改。 ③ 若: 或。 ④ 直之: 与之相当。 ⑤ 傅城足: 接近城墙根。 ⑥ 幂: 封。络革: 生革,据张纯一说。 ⑦ “大”旧作“六”,据岑仲勉校改。“围”指抱。 ⑧ 若: 与。

[备蚁附]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敌人强梁,遂以附城,后上先断,以为法程,堑城为基,掘下为室,前上不止,后射既疾,为之奈何?”

子墨子曰:“子问蚁附之守耶?蚁附者将之忿者也,守为行临射之,技机掷之,擢之,太泛迫之,烧答覆之,沙石雨之,然则蚁附之攻败矣。备蚁附为悬脾,以木板厚二寸,前后三尺,旁广五尺,高五尺而折为下磿车,轮径尺六寸,令一人操二丈四矛,刃其两端,居悬脾中,以铁索二缚悬脾上衡,为之机,令有力四人下上之,勿离。施悬脾,大数二十步一,攻队所在,六步一。”

“为垒答,广、纵各二丈,以木为上衡,以大麻索编之,染其索涂中,为铁索,钩其两端之悬。客则蚁附城,烧答以覆之,连梃、沙灰皆救之。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范之,融其两端以束轮,遍遍涂其上,窒中以榆若蒸,以棘为旁,命曰火投,一曰传烫,以当队。客则乘队,烧传烫斩维而下之,令勇士随而击之,以为勇士前行,城上辄塞坏城。”

“城下足为下锐镵弋,长五尺,大围半以上,皆剡其末,为五行,行间广三尺,埋三尺,犬牙树之。为连殳,长五尺,大十寸。梃长二尺,大六寸,索长二尺。椎,柄长六尺,首长尺五寸。斧,柄长六尺,刃必利。答广丈二尺,其长丈六尺,垂前衡四寸,两端接尺相覆,勿令鱼鳞三,着其后衡中央,大绳一,长二丈六尺。答楼不会者以牒塞,数暴干,答为格,令风上下。堞恶疑坏者,先埋木长十尺,一步一。即坏,钉植,以卢薄押于木,卢薄长八尺,广七寸,径一尺,数施一击而下之,为上下钉而钉之。经一钩、木楼、垒石。悬答植内,毋植外。柞格,埋四尺,高者十尺,木长短相杂,锐其上而外内厚涂之。行栈悬答。隅为楼,楼必再重。土,五步一,毋下二十垒。爵穴,十尺一,下堞三尺,广其外。转壅城上,楼及散与池、革盆,若傅,攻卒击其后缓失,治。熏火。”

“凡杀蚁附而攻者之法,置薄城外,去城十尺,薄厚十尺。伐薄之法,大小尽本断之,以十尺为断,离而深埋坚筑之,毋使可拔。二十步一杀,有格,厚十尺,杀有两门,门广五尺,薄门浅埋之,勿筑,令易拔。城上希薄门而置桀。悬火,四步一枳,五步一灶,灶门有炉炭,令敌人尽入,熏火烧门,悬火次之,出载而立,其广终队,两载之间一火,皆立而待,鼓音而燃火,即具发之,敌人辟火而复攻,悬火复下,敌人甚病。敌引师而去,则令吾死士左右出穴门击溃师,令贲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又听城鼓之音而入,因素出兵将施伏,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惑,破军杀将。以白衣为服,以号相得。”

〔注释〕 ① 强梁: 强横,凶暴。 ② 断: 斩。 ③ 法程: 法式。 ④ 蚁附: 像蚂蚁一样密集爬城。 ⑤ 行临: 守城方在城上临时搭制的简易木楼,类似现今建筑用的脚手架,可以站人,居高临下射击。 ⑥ 技机: 又叫掷车,用来抛掷杀伤敌人之物。 ⑦ 太泛: 滚烫的开水或其他燃烧物。 ⑧ 答: 帘子。 ⑨ 悬脾: 悬挂的有孔木仓,掩护守城者刺杀爬城敌人。 ⑩ 下磿车: 滑车。 ⑪ 据岑仲勉校改。 ⑫ 大数: 大概。 ⑬ 垒答: 可以下滑烧敌的帘子。 ⑭ 据岑仲勉校改。 ⑮ 圉范: 固定箍紧。 ⑯ 遍遍: 密密。 ⑰ 窒: 充塞。若: 或。蒸: 柴火。 ⑱ 火投: 投向敌方的火球。 ⑲ 传烫: 可烫伤敌人的流体物。 ⑳ 斩维: 斩断牵绳。 ㉑ 弋: 阻拦人马通行的栅栏。 ㉒ 剡: 削尖。 ㉓ 连殳: 撞击兵器,竹制。 ㉔ “寸”原作“尺”,据岑仲勉校改。 ㉕ “其长”二字旧脱,据岑仲勉校增。 ㉖ 会: 密合。牒: 木片。 ㉗ “长”字据岑仲勉校增。 ㉘ “步”原作“枚”,据岑仲勉校改。 ㉙  ㉚ 据岑仲勉校改。 ㉛ 数: 频频。 ㉜ 据岑仲勉校改。 ㉝ “钩”字前原衍“经一”二字,今删。 ㉞ 句前原衍“为前行”三字,今删。 ㉟  ㊱ 据岑仲勉校改。 ㊲ 据备梯篇校改。 ㊳ 枳: 指悬挂火具的木桩。

[旗帜] 守城之法: 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水为黑旗,食为菌旗。死士为苍鹰之旗,劲士为虎旗,多卒为双兔之旗,五尺童子为童旗,女子为姊妹之旗。弩为狗旗,戟为旌旗,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骑为鸟旗。凡所求索,旗名不在书者,皆以其形名为旗。城上举旗,备具之官致财物,物足而下旗。

凡守城之法: 石有积,樵薪有积,菅茅有积,萑苇有积,木有积,炭有积,沙有积,松柏有积,蓬艾有积,麻脂有积,金铁有积,粟米有积;井灶有处;重质有居;五兵各有旗;节各有辨;法令各有贞,轻重分数各有情;主循道路者有径。廷尉各为帜,竿长二丈五,帛长丈五,广半幅者六。

寇附攻前池外廉,城上当队鼓三,举一帜。到水中洲,鼓四,举二帜。到藩,鼓五,举三帜。到冯垣,鼓六,举四帜。到女垣,鼓七,举五帜。到大城,鼓八,举六帜。乘大城半以上,鼓无休。夜以火,如此数。寇却解,辄部帜如进数,而无鼓。

城将为绛帜,长五十尺。四面四门将长四十尺。其次,三十尺;其次,二十五尺;其次,二十尺;其次,十五尺;高无下十五尺。城中吏、卒、民、男、女皆辨异衣章徽,令男女可知。城上吏置之背,卒于头上。城下吏、卒置之肩,左军于左肩,右军于右肩,中军置之胸。各一。鼓,中军一,每鼓三、十击之,有鼓之吏,谨以次应之;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道广三十步,于城下夹阶者各二其井,置铁罐。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圆,高丈,为民溷,垣高十二尺以上。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

诸守柞格者三出却敌,守以令召赐食前,予大旗,署百户邑若他人财物,建旗其署,令皆明白知之,曰某子旗。柞格内广二十五步,外广十步,长以地形为度。勒卒中教,解前后、左右,卒劳者更休之。

〔注释〕 ① 五尺童子: 十四岁以下儿童。 ② 菅茅: 茅草。 ③ 贞: 定。 ④ 前池外廉: 护城河外边。 ⑤ 藩: 藩篱。 ⑥ 冯垣: 城外低墙。 ⑦ 女垣: 女墙,供窥视用的矮墙。 ⑧ 术: 城中道路。周道: 大道。 ⑨ 勒: 约束。中教: 合乎教令。

[号令] 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则功成,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人亦如此。备不先具者无以安主。吏卒民多心不一者,皆在其将长。诸行赏罚及有治者必出于公。王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举其守帅之财用有余、不足,地形之当守边者,其器备常多者。边县邑视其树木恶则少用。田不辟,少食。无大屋、草盖,少用桑。多财,民好食。为内堞,内行栈,置器备其上。城上吏、卒、养皆为舍道内,各当其隔部。养、什二人。为符者曰“养吏”一人,辨护诸门。门者及有守禁者皆无令无事者得稽留止其旁,不从令者戮。敌人但至,千丈之城必郭迎之,主人利,不尽千丈者勿迎也,视敌之居曲众少而应之,此守城之大体也。其不在此中者,皆心术与人事参之。凡守城者以亟伤敌为上,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不明于守者也。能此,乃能守城。

〔注释〕 ① 任: 用。 ② 数: 屡。行劳赐: 劳军、犒赏。 ③ 举: 举报,报告。 ④ 恶: 恶劣,缺乏。 ⑤ 辟: 开辟。 ⑥ 居曲: 部曲。

[杂守] 禽子问曰:“客众而勇,轻意见威,以骇主人,薪土俱上,以为羊黔,积土为高,以临吾民,蒙橹俱前,遂属之城,兵弩俱上,为之奈何?”

子墨子曰:“子问羊黔之守耶?羊黔者攻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羊黔之攻,远攻则远害,近城则近害,害不至城。矢石无休,左右趣射,垒为拄后,望以固,厉吾锐卒,慎勿使顾,守者重下,攻者轻去,养勇高奋,民心百倍,多执数赏,卒乃不怠。作土不休,遂属之城,以御云梯之法应之。凡待堙、冲、云梯、临之法,必广城以御之;曰不足,则以木椁之,左百步,右百步。繁下矢、石沙、灰以雨之,薪火水汤以济之,选厉锐卒,慎勿使顾,审赏行罚,以静为故,从之以急,无使生虑,养勇高奋,民心百倍,多执数赏,卒乃不怠。冲临梯皆以冲冲之。”

“渠长丈五尺,其埋者三尺,夫长丈二尺。梯渠广丈六尺,其梯丈二尺,渠之垂者四尺。渠无傅堞五寸。梯渠十丈一。渠答大数,里二百五十八。渠答百二十九。诸外道可要塞以难寇,其甚害者为筑三亭,亭三隅,织女之,令能相救。诸巨阜、山林、沟渎、丘陵、阡陌、郭门若阎术,可要塞及为徽职,可以迹知往来者少多及所伏藏之处。保民先举城中官府、民宅、室署,大小调处;保者或欲从兄弟、知识者许之。外宅粟米、畜产、财物、诸可以佐城者,送入城中;事即急,则使积门内。民献粟米、布帛、金钱、牛马、畜产,皆为值平价与主券,书之。”

“筑邮亭者圜之,高三丈以上,令倚杀。为臂梯;梯两臂,袤三尺,连版三尺,报以绳连之。堑再匝,为悬梁。亭一鼓,砻灶。寇烽、警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止,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已举,辄五鼓传,又以火属之,言寇所从来者少多,毋淹滞。去来属次,烽勿罢。望见寇,举一烽。入境,举二烽。射栖,举三烽、一篮。郭会,举四烽、二篮。城会,举五烽、三篮。夜以火,如此数。守烽者事急。”

“候无过五十,寇至堞,随去之,无淹滞。日暮出之,令皆为徽职。钜阜、山林,皆令可以迹者平明而迹,无下里三人。各立其表,城上应之。候出置田表,斥坐郭内外,立旗帜,卒半在内,令多少无可知。即有警,举外表。见寇,举次表。城上以麾指之,斥步鼓,整旗以备战,从麾所指。田者男子以战备从斥,女子亟走入。即见寇,鼓,传到城止。守表者三人,更立捶表而望,守数令骑若吏行旁视,有以知其所为。其曹一鼓。望见寇,鼓,传到城止。”

“斗食,终岁三十六石。三食,终岁二十四石。四食,终岁十八石。五食,终岁十四石四斗。六食,终岁十二石。斗食,食五升。三食,食三升小半。四食,食二升半。五食,食二升。六食,食一升大半。日再食。救死之时,日二升者二十日,日三升者三十日,日四升者四十日,如是而民免于九十日之约矣。城中无食,则为大杀。”

〔注释〕 ① 轻意: 轻视,骄慢。 ② 趣: 急促。 ③ 垒: 垒石,大石。为拄后: 在后支撑,做后盾。 ④ 无使顾: 无使后顾。 ⑤ 养勇: 培养勇敢精神。 ⑥ 曰: 如果。 ⑦ 椁: 包盖,加固。 ⑧ 外道: 城外大道。可: 可筑。难: 阻难。 ⑨ 害: 要害。亭: 瞭望亭。 ⑩ 织女之: 像织女三星呈三角形排列。 ⑪ 阎术: 术阎,里门。 ⑫ 举: 取。 ⑬ 佐城: 帮助守城。 ⑭ 值: 估定价值。 ⑮ 邮亭: 烽燧守望之所。 ⑯ 臂梯: 有臂之梯。 ⑰ “袤”原作“长”,据岑仲勉校改。 ⑱ 报: 往复缠绕。 ⑲ “匝”原作“杂”,据岑仲勉校改。 ⑳ 主国: 国都。 ㉑ 属: 继。 ㉒ 据岑仲勉校改。 ㉓ 去来属次: 敌人来往行踪不定。 ㉔ 射栖: 敌矢可达城郭。据岑仲勉校改。 ㉕ 篮: 大筐笼。 ㉖ 郭会: 到外城。 ㉗ 城会: 到内城。 ㉘ 田者: 在田间耕作的农民。 ㉙ 旁视: 四处巡视。 ㉚ 斗食: 每日一斗,每日两餐,每餐五升,一年三十六石。 ㉛ 三食: 三分斗而日食其二,每餐食三升小半,一年二十四石。 ㉜ 四食: 四分斗而日食其二,每餐食二升半,一年十八石。 ㉝ 五食: 五分斗而日食其二,每餐食二升,一年十四石四斗。 ㉞ 六食: 六分斗而日食其二,每餐食一升大半,一年十二石。 ㉟ 日再食: 一日两餐。 ㊱ 约: 节约。 ㊲ 据岑仲勉校改。杀: 减。

“寇近,亟收诸离乡金器若铜铁及他可以佐守事者。先举县官室居、官府不急者,材之小大、长短及凡数,即急先发。寇薄,发屋,伐木,虽有请谒,勿听。入柴,勿积鱼鳞参,当队,令易取也。材木不能尽入者燔之,无令寇得用之。积木,各以长短、小大、恶美形相从,城四面外各积其内,诸大木者皆以为关鼻,乃积聚之。”

“城守,司马以上父母、昆弟、妻子有质在主所,乃可以坚守。署都司空、大城四人,候二人,县候、面一,廷尉、次司空、亭一人。吏、侍守所者,材足、廉信、父母昆弟妻子有在葆宫中者,乃得为侍吏。诸吏必有质,乃得任事。守大门者二人,夹门而立,令行者趣其外。各四戟,夹门立,而其人坐其下,吏日五阅之,上逋者名。”

“池外廉有要、有害,必为疑人,令往来行夜者射之,诛其疏者。墙外水中为竹箭。箭尺广二步,箭下于水五寸,杂长短,前外廉三行,外外向,内亦内向。三十步一弩庐,庐广十尺,袤丈二尺。百步一队,队有急,亟发其近者往佐,其次袭其处。守节: 出入使,主节必疏书,署其情,令若其事,而须其还报以检验之。节出: 使所出门者,辄言节出时操其名。阁通守舍,相错穿室。治复道,为筑墉,墉善其上。”

“取蔬,令民家有三年蓄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常令边县豫种蓄芫、芒、乌喙、椒叶,外宅沟井可填塞,不可,置此其中。安则示以危,危则示以安。寇至,诸门户令皆凿而类窍之,各为二类,一凿而属绳,绳长四尺,大如指。寇至,先杀牛、羊、鸡、狗、凫、雁、彘,皆剥之,收其皮革、筋、角、脂、脑、羽。”

“吏槚、桐、栗厚,简为衡柱,事急,卒不可远,令掘外宅林,课多少,若治城为击。为铁钯,三隅之,重五斤以上。诸林木渥水中,无过一筏。涂茅屋若积薪者,厚五寸以上。吏各举其部界中财物可以佐守备者上。”

“有谗人,有利人,有恶人,有善人,有长人,有谋士,有勇士,有巧士,有死士,有内人者,外人者,有善爱人者,有善斗人者,守必察其所以然者,应名乃纳之。使人各得其所长,天下事当。均其分职,天下事得。皆其所喜,天下事备。强弱有数,天下事具矣。”

“民相恶若议吏,吏所解,皆札书藏之,以须告者之至以参验之。睨小五尺不可卒者,为署吏,令给事官府若舍。垒石、厉矢、诸材器用皆谨部,各有积分数。为轺车以枱: 盛矢以轺车,轮毂广十尺,辕长丈,为三幅,广六尺。为板箱,长与辕等,高四尺,善盖上,治中,令可载矢。”

子墨子曰:“凡不守者有五: 城大人小,一不守也。城小人众,二不守也。人众食寡,三不守也。市去城远,四不守也。蓄积在外,富人在墟,五不守也。率万家而城方三里。”

〔注释〕 ① 离乡: 边境乡镇。 ② 举: 查勘登录。 ③ 凡数: 总数。 ④ 发: 征收。 ⑤ 薄: 迫近。 ⑥ 发屋: 拆毁房屋。 ⑦ 请谒: 托私情请求照顾缓办。 ⑧ 当队: 当路。 ⑨ 燔: 烧。 ⑩ 关鼻: 一端穿孔可以绳系连。 ⑪ 署: 置。 ⑫ 面一: 每面各一人。 ⑬ 材足: 有充足的才能,有能力。 ⑭ 趣: 快走。 ⑮ 袭: 继。 ⑯ 守节: 太守之符节。 ⑰ 主节: 掌管符节之吏。疏书: 书写。 ⑱ 署: 记载。 ⑲ 若: 如,符合。 ⑳ 须: 等待。 ㉑ 湛: 久雨。 ㉒ 岁不为: 年景不好,五谷不成。 ㉓ 类窍: 穿孔。 ㉔ 据岑仲勉校改。 ㉕ 渥: 浸渍。 ㉖ 筏: 排。 ㉗  ㉘  ㉙ 据岑仲勉校改。 ㉚ 解: 辩护。 ㉛ 轺车: 轻小便捷的马车。

【鉴赏】 城守选录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蚁附、旗帜、号令和杂守等篇文字,内容属于墨家的军事学说,论述墨家积极防御战的战略战术和守城的技术方法。

墨子城守篇的特色,是总结小国小城人民积极防御战争的规律。它通过守城战斗的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工程构筑和战斗过程,论述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在中国军事学说史上有重要价值。

墨子城守篇,是中国古代积极防御战的经典,跟主要讨论进攻战规律的孙子兵法,恰成古代军事学说中的双璧,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墨家积极防御的军事学说,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具有更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从本质上说,人民要保卫自己的和平生活与劳动成果,只有实施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

备城门论述的战略形势,是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其论敌我力量对比说:“客(敌)攻以队,十万之众。”说明“守小城”的战略抉择,是在严峻的军事形势下被迫做出的,需要巨大的战略勇气和充分的战术准备。

反映大国进攻战规律的孙子兵法,屡言野战军调动,作战篇说,“凡用兵之法”,“带甲十万”,“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用间篇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孙子兵法所说的情况,跟墨子所说防御战的若干细节相符。

攻者为强国大国,拥十万精兵,守者为弱国小国,止万家之民,这种攻守双方力量对比的形势,反映了当时进攻和防御战的一般情况,具有典型性。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战略形势下,最佳选择是结成最广泛的抗战守城统一战线,把小城人民保家卫国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发挥到极致。

备城门论述在“大攻小、强执弱”的形势下,积极准备,争取防御战胜利的战略战术,重点论述城门城墙的守备技术和方法。其中“引机发梁”,即用滑车牵引的活动吊桥,以及转射机、掷车,即运用杠杆原理制造的抛射投掷机械等,颇能代表墨家手工业工匠集团的技术水平和智慧特色。

备城门载,禽滑厘就当时军事形势询问墨子说:“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墨子时代,齐晋楚越四大国对峙,四分天下。非攻下载墨子说:“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节葬也记载墨子曾说:“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君,此皆砥砺其卒位,以攻伐兼并。”

当时齐晋楚越四大国称霸。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大诸侯国有齐、秦、楚、越、韩、赵、魏、燕等八个,小国有宋、鲁、郑、卫、莒、邹、杞、蔡、郯、任、滕、薛、曾等十多个。大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攻城略地,矛头指向周边小国。在中国走向统一的过程中,这种现象虽属不可避免,但确也给小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战略任务“守小国”,是墨家从“兼爱”理想出发,根据“大攻小,强执弱”的军事形势,采取的战略抉择。墨者胸怀抑强扶弱的侠义心肠,其战略任务,是最大限度利用小国弱国的人力物力,采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削弱攻掠一方的有生力量,争取小国弱国防御战的胜利。

在“大攻小,强执弱”的军事形势下,完成“守小国”的战略任务,必须具备主观条件。墨家主张小国居民居安思危,积极备战。备城门说,当敌人以“十万之众”,用“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轒辒、轩车”等各种战法,气势汹汹地来攻城时,应清醒分析守城战斗的有利形势,以及坚守胜围的条件。

墨子说:“我城池修,守器具,樵粟足,上下相亲,又得四邻诸侯之救,此所以持也。”城墙厚高,守城器械齐备,柴草粮食储备充足,这是物的因素。内部团结,得道多助,是人的因素。凭借人和物两种因素,争取守城战斗的最后胜利。

正确认识军事形势,对战略大局心中有数,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就可对可能发生的变故,应付自如。在“大攻小,强执弱”的形势下,要想“守小国”,所凭借的优势条件,就是小国小城人民人力的充分发挥,及对各种积极因素的充分调动。

备城门说:“敌人为穴而来,我急使穴师选士,迎而穴之,为之具内弩以应之。”“穴师”是专精开挖洞穴坑道的技师。在战时组织各种手工业技工、技师,利用专业特长,构筑军事工程设施,实行各种特殊的战斗方式。

墨者注意团结内部,争取外援,扩大守城统一战线。备城门说:“上下相亲”,“吏民和”、“主信以义,万民乐之无穷”。备城门说:“得四邻诸侯之救。”这是争取外援。墨者尽人力坚守胜围,把局部小国、小城的有限人力发挥到极致,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墨家依靠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手工业技术和施工技巧,为守城战斗设计制造了许多武器、器械,筑城墙,建城门,通过精确设计,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这是墨家积极防御的军事思想。

墨者是工匠师、技术家的团体,是当时制造先进防御装备的专家,发明创造甚多。如“转射机”、“技机”、“掷车”、“射机”等,均是利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战具,是古炮的原型。其他诸如城市防御工程主体城墙,城门洞,城门城闸机关,城上观察、指挥和战斗设施,城外围观察通讯设施,壕池(护城河)内外明暗障碍物“柞格”,以及在城外设置陷阱,城墙内埋设反坑道战的监听设施,城墙上设置收罗敌箭和必要时烧敌的“渠答”,在街巷通设置“里门岗亭”等,均匠心独具,考虑周密。

备高临,叙述击破敌人用筑高台攻城的方法。禽滑厘问,敌人堆土为高台,比我城高,用柴草和土做掩体,不断向我城靠近,用弩向我射击,该如何?墨子说,敌人筑土台攻城,是笨拙的战法,“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

只要在城上临时搭起高台,用“强弩射之,技机掷之,奇器投之”,敌筑高台攻城之法便可破。其中所述“连弩车”体形庞大,结构复杂,使用带轮轴的简单机械牵引弓弦,回收弓矢,一次可出入弓矢六十枚,在当时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

备梯叙述抵御敌方云梯攻城的方法,修筑高于城墙的临时设施,用抛掷器械投掷矢石沙灰,以机发剑,投掷火把,以车推引蒺藜投,并在城外置藩篱等。

备水叙述防备和抵御敌方以水攻城的方法: 城内开挖排水沟、用船队决堤放水等。

备突叙述防备和抵御敌方袭击突门的方法: 堵塞突门,鼓橐熏敌等。

备穴叙述防备和抵御敌方坑道战的方法: 在城内建高楼瞭望监视敌人,用“罂听”审知敌方筑坑道的方向,凿坑道迎击,鼓橐熏敌,用杠杆利剑冲击,用铁钩拒钩敌,短兵相接等。

备蚁附叙述防备和抵御敌方像蚂蚁一样密集爬城的方法: 居高临下抛射投掷,用开水浇,用火帘烧,抛洒沙石。战士隐藏在木仓中,用滑车牵引,刺杀爬城敌人等。

旗帜叙述守城军队的旗帜、鼓、着装、徽章、信符等军事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等。

号令叙述“凡守城者,以急伤敌为上”的积极防御思想,以及守城军队的纪律、法规、禁令、奖惩办法,人员布防和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原则、方法,征集民财的措施等。

杂守叙述防备和抵御敌方筑土台攻城的方法,烽火、徽帜的管理办法,征集民财的措施,围城危机时的节食方法,城防工程设施,以及广纳人才、充分发挥人力作用、以利守城战斗的方法。

墨家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是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备城门诸篇,是积极防御战的经典,是中华民族对军事学术的杰出贡献。

猜你喜欢
  • 古代名句“足将进而趦趄,口将言而嗫嚅”注释与译文

    【名句】足将进而趦趄,口将言而嗫嚅 [注释与译文]趦趄(zījū),踌躇不前的样子。嗫嚅(nièrú)口动欲言而止的样子。这两句写势利小人去谒见权贵时的丑态,意思是:脚想前进又迈不开步,嘴想说话又讲不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早晨经过漆公店时的情景。翻译成英文为《Passing the Lacquer Shop at Dawn by Song Yuan》。 The poem "Passing the Lacquer Shop at Dawn by Song Yuan", written by Yang Wanli, depicts the scene when the author passes by the lacquer shop in the morn

  • 《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 捷克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J·A·夸美纽斯的教育学著作。本书中译本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名为《大教授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12月出新二版,编入《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 《容斋随笔·汉唐二武》译文与赏析

    汉唐二武汉唐二武 【原文】 东坡云:“古之君子,必忧治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绝人之资,而治世无可畏之防。”美哉斯言!汉之武帝,唐之

  • 绿色发展古诗词(关于绿色环保的古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绿色发展古诗词,内容包括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古今诗句,关于绿色环保的古诗,关于绿色的诗词。古代虽然没有现代的绿色环保概念,但出于爱护环境、爱护生灵的朴素思想,有不少古诗依然反映出绿色环保意识。如:《诣徐卿觅果栽》 杜甫草堂少花

  • 孟浩然《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全诗赏析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不见少微隐,星霜劳夜吟。

  • 苏轼《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全诗鉴赏

    朱门有遗啄,千里来燕雀。公家冷如冰,百呼无一诺。平生亲友半迁逝,公虽不怪旁人愕。世事如今腊酒浓,交情自古春云保二公凛凛和非同,畴昔心亲岂貌従。白头相映松间鹤,清句更酬雪里鸿。何日扬雄一廛足,却追范蠡

  • 刘禹锡《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全诗赏析

    忽惊金印驾朱轓,遂别鸣珂听晓猿。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勋高压海门。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

  • 《高力士脱靴 李白 李隆基》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上不觉亡万乘之尊,因命纳履。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及出,上指白谓力士曰:“此人固穷相。”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

  • 《祭舅氏文》原文|翻译|赏析

    清·刘大櫆2维年月日3,刘氏甥大櫆,谨以清酌庶羞之奠4,致祭于舅氏杨君稚棠先生之灵。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