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花》咏玉蕊花诗赏析
玉蕊花咏玉蕊花
玉蕊花又名山矾、芸香、郑花,属山矾科。花镜曰:“三月开白花,细小而繁。不甚可观,而香馥最远,故俗称七里香,北人呼为㻛花。 其子熟可食,土人采其叶以染黄,不借矾力而自成色,故名山矾。”全芳备祖载:“其花白玉色,其香殊异,其高丈余,是名玉蕊。”唐人很看重玉蕊。“玉蕊生禁地,地崇姿亦责。”后来“散漫溪谷中,蓬茨复何异。”由盛而衰。诸家吟咏无不着眼其花色洁白“一树葱笼玉刻成”、“白云离叶雪辞枝”、“向来尘不染”,“秀掩丛兰色,艳吞秾李芳。”到宋代咏玉蕊花诗不多见,且有异议。高霁诗话载称王安石爱此花取名㻛花。 韵语阳秋:“江南野中有小白花木,高数尺,春间极香,土人呼为㻛花。”又,宋·王禹偁称玉蕊为琼花,黄庭坚称玉蕊为山矾。
-
【名句】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注释与译文]从,任意。度,通“渡”,越过,这里指传授。金针,相传古时有个郑采娘,农历七月七日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枚黄金针。这两句的意思是:绣出来的鸳鸯可以任意让
-
上片从地理环境和天气写起,为梅之出场烘托气势。“门横皱碧”三句是倒写,从逻辑上说,应是先“春近江南岸”,然后词人循路而去,一路烟水苍茫,春景迷离,最后来到梅之所在。“皱碧”“苍烟”“江南岸”,处处有水,可见梅在水边。“暮寒如翦”写时当日
-
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上片六句描述了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全过程。前三句是写恋人在分离前夕的相互依恋,是上片的第一个层次。起调写他们的不眠之夜,而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和长夜的难耐。“冷”的酒,“青”的灯,“不眠
-
散文·诸子散文·墨子《兼爱上》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
-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谕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吴兴太守
-
在今日的文化里,相片的重要几乎胜过了音乐、图画与雕刻等等。在一个摩登的家庭里,没有留声机,没有名人字画,没有石的或铜的刻像,似乎还可以下得去;设若没几张相片,或一二相片本子;简直没法活下去!不用说是一
-
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出巘听万籁,入林濯幽泉。鸣钟生道心,暮磬空云烟。独往虽暂适,多累终见牵。方思结茅地,归息期暮年。
-
我这样叙述酒泉今夜我将由一支芦笙引路,乘着月色去西北 拜望一个名叫酒泉的地方安宁河平原,有奔月的遗址阳光和雨水,正在大朵大朵的开放
-
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作者状物绘景之
-
【3996】日本文化关键词(〔日〕藤田正胜著,李濯凡译,新星出版社,12 8万字,2019年1月第1版,39元)△共5章。①西行的“心”:无常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