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文《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姚云文
花神较懒,似忘却、趁清明。更油幄晴悭,篛庵寒浅,湿重红云。 东君似怜花透, 环碧ㄓ、 遮住怕渠惊。 惆怅犊车人远, 绿杨深闭重城。香名,谁误娉婷? 曾注谱、上金屏。问洛中亭馆,竹西鼓吹,人醉花醒。且莫煎酥涴却,一枝枝,封蜡付铜瓶。三十六宫春在,人间风雨无情。
这一篇词借咏牡丹抒发词人淡淡、隐隐的今古兴衰的哀愁。全词分作上下两阕。上阕抒写词人清明后赏牡丹的心情和牡丹景色。下阕抒发感兴。
上阕前三句“笑花神较懒,似忘却、趁清明”写词人观赏的牡丹花开在清明节后。“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暮春本是个阳气升腾、生命复苏、万物勃发、莺歌燕舞的季节。可是受时代环境(宋末元初)和个人际遇(县尉、儒学提举)包裹着的词人,感受不到春的气息。他感奋不起来,他有的乃是心懒意疏。这种心情由“笑花神较懒”传出。不是司花女神无意争春,而是词人心头无春。“落花流水春去也”,一个“懒”字在开篇就给全词涂上一层灰冷的色调。“笑”是词人自我解嘲,以神懒衬人懒,疏懒中凭添了一点苦涩。这是第一层意思。接下去三句“更油幄晴悭,篛庵寒浅,湿重红云”着笔写牡丹花开的景致。以“油幄”“篛庵”写枝叶,用“红云”状红花。见“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韩琮诗句)又“幄笼轻日护香霞”(罗邺诗句),均以“帐”、“幄”比状牡丹枝叶。春雨洗过的扶疏的枝叶象是为红花支起的涂油幕帐,又像是用竹皮盖成的小草房,雨打花湿,花团紧簇如红云。“重”字写出经雨的牡丹花那种深深的殷红凝艳的姿色。然而“晴悭”,晴天来得慢;“寒浅”,春寒淡淡——透露出的不是愉悦,而是清冷,是凉寂。“绿”本是冷色调,“绿叶”失去阳光的照射,又经雨,留下的只有寒悽的意味了。“晴悭”和“寒浅”构成的氛围该是词人“情悭”、浅愁心绪的艺术渲透。这是第二层意思。“更”字将前后两层意思贯穿起来,赏花也摆脱不开灰懒的心绪。“东君似怜花透,环碧ㄓ,遮住怕渠惊”三句,在意思上承上启下。“东君”是春神;“环碧ㄓ”,将层层环绕牡丹花而簇生的绿叶比作重重披服在牡丹花身上的绿衣;“渠”,他,指牡丹花。承上一层意思,这三句运笔写牡丹花的美艳动人。移情托志,分明是词人为花姿动情,却说春神爱花惜花,用绿衣当花衣,将牡丹花重重包起,生怕春风春寒惊扰她。“透”在字面上写春神惜花情浓意切,实则是词人爱花情深。“怕渠惊”,写出这种柔情似水。三句中没用一个字正面写花姿花色,客观上却让读者联想出花的娇媚动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烘云托月的手法。启下一层意思,一个“惊”字透露出花开时节的清冷的气氛。这正是后两句抒写的内容。试看后两句:“惆怅犊车人远,绿杨深闭重城”。犊车,华贵的牛车。“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古懊浓歌)。老学庵笔记记载,我国古代成都各族妇女出入都乘犊车。“犊车”常与“丽女”相连(见彦周诗话)。这里的“犊车人”泛指赏花人。赏花人远去了,空留下一片惆怅伤春之情。“深闭”与“重城”抒写杨柳茂盛一层遮一层,有如绿杨将重重城门深深闭锁,绿杨遮住了红牡丹,烘托出牡丹花开时候少有游人的清冷、寂寞的气氛。这是第四层意思。娇花虽美艳,却已无昔日的繁耀了。上阕写赏花,却未带来愉悦和感奋,徒惹惆怅。
下阕侧重抒怀。前四句“香名,谁误娉婷?曾注谱,上金屏”,由今日的冷落联想到牡丹昔日的显赫。“香名”,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久负盛名。大约在隋朝,牡丹开始进入宫苑,到了唐开元中盛极一时。“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牡丹芳)“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柳浑牡丹)。“曾注谱,上金屏”,文人墨客为牡丹作文作画者,不乏其人。名家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诗人陆游作天彭牡丹谱,北齐画圣杨子华的牡丹画本流传后,华贵的描金屏风常常配上牡丹花卉。“谁误娉婷”是谁误了牡丹青春?一句设问包含着古今兴衰荣辱悲欢多少感慨?接下去的三句“问洛中亭馆,竹西鼓吹,人醉花醒”,将这层意思生发开来。词人驰骋想象,由历史联想到现实,由过去牡丹花事繁盛的帝都名城联想到今日的洛阳、扬州。时移世异,牡丹阅尽人世沧桑。宋时,牡丹花事中心由唐时的长安转到洛阳,“今古几池馆,人人栽牡丹”(王十朋牡丹)每至春暮,名园古刹,灿然若锦。今日洛阳的台亭池馆、扬州的竹西名寺古园该如何呢?“人醉花醒”,赏花人怕还是如醉如痴,然而牡丹花却没有沉迷在升平繁盛的花事中,她清醒地看到花事过后,自己的残败的厄运:“风雨数来留不得”(李建勋诗)“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吹花不全”(白居易诗)。“花醒”用得警妙,不仅照应上阕,紧扣标题,而且有哲理意味,发人深思。处于宋末元初改朝换代历史夹缝中的文人志士,是否也该清醒地认识国家和个人的真实的命运和前途?! 接下去三句”且莫煎酥涴却,一枝枝、封蜡付铜瓶”劝世人不可随意遭蹋牡丹花,她原是药材,该移交给僧人去栽种。最后两句“三十六宫春在,人间风雨无情”,由花事的兴衰联想到家国事、个人事的兴衰。三十六宫,这里指洛阳宋时的宫殿年年春到,可人世间风雨反复,朝代更替,个人陟贬,冷酷无情。词人站在时代的门槛上抒发思古的幽思。
-
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 作品赏析【鹤注】此至德二载春,公在长安作。公幼子宗武,小名骥子。骥子春犹隔①,莺歌暖正繁②。别
-
天道贵信,地道贵诚,诚信者二仪所以生植万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天道贵信,地道贵诚,诚信者二仪所以生植万物。》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空山学仙子,妄意笙箫声。千金得奇药,开视皆豨苓。不知市人中,自有安期生。今君已度世,坐阅霜中蒂。摩挲古铜人,岁月不可计。阆风安在哉,要君相指似。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 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浮云的送别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浮云的思乡五言诗,关于送别的诗句大全,描写送别的诗句。答案是:送友人_作者: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二、作品简介:
-
作者: 郭蕴斌 【本书体例】
-
太平洋战争,是太平洋两岸的日本和美国争夺霸权的斗争。30年代,日美争霸的态势是日本采取攻势,美国处于守势。美国对于日本咄咄逼人的南进,一方面采取抑制和制裁政策;一方面推行绥靖政策。在美国抑制、纵容下,
-
《临江仙》·陈克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虀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陈克为北宋末南宋初词人,亲历两宋之
-
勿弄刀笔,讥玩朋僚,若犯要司,败不旋踵;若轻同类,怨岂在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勿弄刀笔,讥玩朋僚,若犯要司,败不旋踵;若轻同类,怨岂在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