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觌《柳梢青咏海棠》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柳梢青咏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曾觌
雨过风微,温泉浴倦,妃子妆迟。翠袖牵云,朱唇得酒,脸晕胭脂。年年海燕新归,怎奈向、黄昏恁时。倚遍琼干,烧残银烛,花又争知。
在争奇斗艳的百花之中,海棠花向来以娇美著称。它花丰、叶茂、枝柔,风姿绰约,别有一番风韵。曾觌这首歌咏海棠之词颇能表现海棠花的风神韵致:值得一读。
“雨过风微。温泉浴倦,妃子妆迟。”词人一落笔,并没有直接描写海棠花本身,先是描写它所处的特定环境,再用杨贵妃这绝代佳人比况它。海棠所处的特定环境怎么样呢?是“雨过风微”的新晴之时,词人把海棠放在这种环境下加以描绘是另具匠心的,因为经雨之后不久的海棠是最为明艳美丽的,唐代诗人郑谷在他的海棠一诗中说“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未开时。”你看:一场小雨刚刚过去,微风轻轻地吹来,那美丽的海棠花沾上晶莹欲滴的水珠,洗净了花瓣上的纤尘,那么光洁、那么鲜艳,那秾丽的丰姿神采特别是那嫩红的花色看上去多么象少女含羞时脸上的红晕,妩媚娇娆,难怪词人用贵妃出浴时娇柔懒起的情态来比喻它:“温泉浴倦,妃子妆迟。”多么生动、多么形象!杨玉环身体丰满,国色天香,所以人有“环肥燕瘦”(燕,赵飞燕)之称。她深得唐玄宗宠幸,常浴于华清池,出浴之时更千娇百媚,美艳至极,所以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这里曾觌把雨后微风中妩媚妖娆、鲜艳明丽的海棠花比为出浴后的杨贵妃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实际上这也不是曾觌的创造,早在贵妃得幸的当时,唐玄宗本人就这么比并过。一次明皇见杨贵妃早酒未醒,应召扶来的醉态就说她是“海棠睡未足”。因此,这就更进一步表明:以海棠比贵妃不仅十分恰当,而且是事出有因的。
接下去三句词与前几句紧紧相承,明里是继续描写杨贵妃,实际是在描绘海棠的形状与颜色:“翠袖牵云,朱唇得酒,脸晕胭脂。”前一句写花叶,后两句写花朵本身的颜色。绿叶红花、相映成趣。首句中的“翠袖”是写海棠叶子的颜色为翠绿色,“牵云”一词则画出它的形态,后二句“朱唇得酒,脸晕胭脂”则是以人写花,极尽海棠之色。意思是那雨后的海棠花就象那酒醉后的杨贵妃一样,那花朵上红红的色泽就如同贵妃那涂着胭脂的面颊上生出的酒晕,鲜艳明丽,词人的这两句描写实在是维妙维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雨后海棠花那娇美色态。其实,曾觌的这两句词是从苏轼的诗中化来的。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其贵也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很显然,这就是曾觌上边两句词的本源。
上边这六句词是词的上片,词人捕捉住“雨过风微”这特定的时刻,着意刻画,生动形象地把海棠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你看它花朵干净明洁,缀着水珠,带着胭脂般的红晕,衬着翠绿的叶片,当风而立,盈盈欲语,简直如活生生的美人,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词的下片由上片着重写花转而侧重描写自己惜花恋花之情。第一句“年年海燕新归”点明海棠花开的季节。“海燕”是燕子的别称。古时人认为燕子产于南方渡海而至,所以称之为“海燕”。唐沈诠期古意诗中有“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瑇瑁梁”的句子,里边的“海燕”就是指燕子,用法与此类同。年年燕子新归之时,也正是海棠开花之时,词人留连花间,不忍离去,可是“怎奈向、黄昏恁时,”词人最害怕、最难忍受的、又无可奈何的是黄昏之时。因为此时光线暗浅,四周迷茫,再看海棠已经看不太清了,一刻千金的海棠花期哪能虚掷呢?于是词人又重演许多人的故技,在夜里观赏:“倚遍琼干,烧残银烛。”这两句词着重时间描写,以突出词人的惜花之情。夜中秉烛赏花早有人在。唐人白居易惜牡丹二首之一就写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诗中也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的句子,都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惜花之情。不过上面所说的两位诗人都没有写出究竟夜里观赏了多长时间,而曾觌则写到了这一点,他夜里赏花之久、用心之专、痴迷之深是超过前人的。他倚栏观赏,把栏干依遍,说明他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仔仔细细地用心观赏的,如果不是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是决不会如此的,而且时间持续得太长了,不仅“倚遍栏干”,而且“烧残银烛”,这就可见时间之久了。苏轼也极爱海棠,日里观赏之后、他“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曾觌不仅烧烛,而且烧残,可见其惜花之深、爱花之切! 不过词人转念又一想:又有点感伤:自己这么多情于花,如此受怜与珍惜,但卉木本是无情之物,它们哪里知道,又怎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一片痴情呢? 所以词人在词的最后写上“花又争知”一句便是这种心绪的表现。
这首词虽然同许多文士一样,表现的是惜花怜花的常见主题、但作者表现得情怀比一般作者更为深沉。同时在艺术手法上本词也有独到之处,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词人善于捕捉时机,匠心独运,抓住“雨过风微”这一特定时刻进行描写,最宜于表现海棠之美。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缓缓的更鼓伴随着漫漫的长夜,依稀的星光迎来又一个明天。 【赏析】时间过得真慢,只听见宫中钟鼓迟迟地 敲响,他第一次感到
-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功盖三分国 (2)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3) ,遗恨失吞吴 (4) 。 【注释】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该图形有一定的法度和规模,其用途是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八阵为天、地、风、
-
《经籍纂诂》 训诂书,清代阮元撰集,臧镛堂、臧礼堂等纂校。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经学家、训诂学家。乾隆进士,历任总督、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除主持编纂《经籍纂诂》外
-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野草死了,故乡还活着,并且是没心没肺地活着。不悲野草,不悲野花。人们面对这土地,如此陌生,如此冷漠。那些在我心里种下的草,再也长不
-
《梁实秋谦让》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梁实秋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
-
作者: 枚乘 【原文】: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
-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
-
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福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